第A6版:论坛

来稿摘登

让“四好农村路”惠及更多百姓

  作者徐曙光来稿说,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近日,笔者在下乡了解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给老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时,看到农民们特别高兴。有位种瓜专业户说,以前路面坑坑洼洼,一到瓜熟时节就犯难,为啥呢?因为运趟瓜进城卖,少说也要破掉三分之一。而如今平坦的柏油路一直通到了县城,再也不用为运瓜难发愁了。
  还有一位蔬菜种植户说,以前路不好,蔬菜种得再好,外面的贩销户也不愿意进山来收购。眼下崭新的沥青路修到了咱们的家门口和蔬菜基地旁,大棚蔬菜一成熟,外面的贩销户就开着车子主动找上门来收购,还能卖上一个好价钱。您说这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咱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其实,类似老百姓夸路好的事例还有很多。建设“四好农村路”,公路变样了,交通便利了,老百姓从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建设农村公路重要意义的认识,聚焦突出问题,完善政策机制,既要把农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百姓的利益大于天,干任何事情都要贴近百姓所需,千方百计为百姓谋利。只有老百姓满意了,才能说明我们的工作尽职了,否则就是工作没有做好,就对不起百姓。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在得到广大老百姓肯定的同时,更要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和任务更重了。只有脚踏实地去干好每一件事,真心诚意地为广大老百姓服务,才无愧于自身的职责。
兴办抱团养老式“养老院”一举两得
  作者孙根荣来稿说,近闻,杭州老伯范海伟花10万元买下一所乡村闲置学校使用权,并将其改造为“养老院”,且征集伙伴抱团养老。
  范老伯投资兴办“养老院”,叫愿意抱团养老的老年人住进去,这些老人等于在农村有了个家,子女周末来看父母也等于顺便来了个乡村游。这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创举,既让老人实现“老有所养”,又可减轻政府的养老压力,值得期待。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升至2.2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6.1%;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2.96亿,占比达到23%。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面临较大的压力。怎么解决这一难题?政府拨更多的钱,建造更多的养老院,那敢情是好。但在现有条件下,更值得提倡的,是鼓励更多的人投资兴办抱团养老式“养老院”。可以相信,在当今农村、城镇,热衷投资兴办抱团养老式“养老院”的,大有人在,其中包括曾经的知识青年、退休的乡村干部、进入老年的农民企业家等。只要各地政府部门把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这件大事放在心上,各地都会涌现范海伟式的热心人。把他们宣扬开来,并给予切实的支持和帮助,就能成全兴办抱团养老式“养老院”这件好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