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是我省主要蚕区,常年桑园面积12万亩,饲养蚕种22万张,蚕茧产量1万余吨,产值4.2亿元。为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近年来,桐乡市探索推广桑园养鸡这一新型套养模式。该模式能有效利用桑园的地面空间,实现“以叶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桑园循环综合利用目标,从而成为提高产业效益、增加蚕农收入的一条新途径。
产量效益
1.经济效益。一般每亩桑园每年可养蚕产茧145千克,产值5500元,净利润3800元;桑园可放养两批鸡,产量360千克,产值1.3万元,净利3500元,两项合计每亩桑园年均净利可达7300元,比单纯养蚕增收92%。
2.生态效益。一是少施化肥农药,减轻环境污染。桑园养鸡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少污染,每羽鸡每天约产生0.12千克鸡粪,按每亩桑园放养100羽鸡的密度计算,可获得优质鸡粪约12千克,约占桑园施肥量的40%。二是改良土质。桑园养鸡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水保肥性,使桑叶增产15%-20%。另外,鸡还可捕食桑园内害虫,以杂草为食,生态效益明显。
茬口安排
种桑养蚕与常规相同,一般饲养春蚕、中秋蚕各1批,时间分别为4月底至6月初和9月初至10月初;鸡每年放养两批,第一批在3月份放养,8月份上市;第二批在8月份放养,翌年1月上市。
关键技术
1.桑园管理技术
①树型养成。园内桑树都采用中干养成,行株距为(150-180)厘米×50厘米,桑园底部预留较大空间,适合鸡在桑园内活动和觅食。
②围栏要求。桑园四周用围栏围住,围栏孔应小于3厘米×3厘米,以防鸡逃散。
③培肥措施。参照普通桑园培肥管理模式,可减少约40%的施肥量。
④防治病虫草害。根据桑园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防治;放养密度100羽/亩,可以不用除草剂。
2.桑蚕饲养技术
按照桑蚕全龄一日两回育技术标准饲养。
3.桑园鸡饲养技术
①品种选择。选择“仙居鸡”或“光大鸡”作为主养品种。
②套养密度。每10亩桑园建200平方米鸡舍,每亩放养桑园鸡100-150羽,全年可放养2批,每亩桑园年产鸡240羽左右。
③育雏管理。与常规育雏鸡方法相同,在育雏前将鸡舍、用具等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育雏温度35℃,相对湿度70%。雏鸡生长快,应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从1日龄的每平方米45-55羽开始,逐步降到放养前的20羽/平方米。在雏鸡阶段,应保证通风、光照,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接种防疫措施。
④散养管理。雏鸡30日龄时,可放养到桑园中,根据桑园杂草生长情况,调整放养密度,最多不宜超过150羽/亩。放养前,桑园鸡采用配合饲料喂养;放养后,逐步改为以捕食杂草和害虫为主,并早晚各补饲一次玉米、米糠或麸皮。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鸡舍消毒工作,每10天对鸡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另外,桑园鸡因散放饲养,易感染寄生虫,应加强对寄生虫病的控制和预防。
桐乡市农经局 杨海青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谷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