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应酬也多了起来。近日,宁波鄞州交警查到了不少酒驾司机。这些司机中,有的为逃避追责,耍尽了“小聪明”,有的当着交警的面狂喝白酒,有的则选择找人“顶包”……
这些躲避交警查酒驾的手段,一直在坊间流传。那么,所谓的“逃酒驾被查秘笈”到底是怎么回事?对此,笔者向交警部门作了了解,得到的答案是:试过的人都不敢了。
当着交警的面狂喝白酒司机被刑拘
2017年12月30日凌晨,宁波市民王某酒后驾驶私家车,途经鄞州钱湖北路嵩江路路口时,与一辆出租车发生碰撞,车辆受损。就在鄞州交警大队民警赶到现场,准备处理事故的时候,王某跳下车,拿出一瓶白酒,当着交警的面,猛喝起来。
现场,交警对王某进行了酒精测试,结果显示其为醉驾。事后,王某被警方刑事拘留。
王某清醒后,交警问他当时为什么要猛喝白酒,王某有些不好意思,称这么做是为了让警方无法判定自己在车祸前是否喝过酒。
对此,警方解释,酒精是不能迅速进入血液的,如果司机当场被测出体内酒精含量很高,可以断定,司机此前就喝过酒。与此同时,按照相关规定,被现场查到的当事人,为达到逃避刑责的目的,在吹酒精测试仪之前、或是在抽血检测前饮酒,经检验如果体内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驶机动车标准的,将以涉嫌危险驾驶罪予以立案侦查。
车祸后找朋友“顶包”被警方识破
2017年12月31日凌晨1点半左右,一名男子报警称自己驾车途中,不慎发生一起单向交通事故。
交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一辆白色荣威轿车右前侧的保险杆撞在了路边花坛上。现场,报警男子意识清醒,但旁边另一名男子酒气浓重,行迹可疑。
民警仔细盘问后,醉酒男子卜某承认,自己当晚喝了大量啤酒,并将车撞上了花坛。为了让保险公司承担车辆损失,卜某叫来了朋友“顶包”,扮成司机并报警。目前,卜某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另外,卜某醉驾所造成的所有经济损失,均由其自行承担,保险公司将不予理赔。
对此,警方提醒,目前,大部分路段都有高清监控,可以清晰拍录车辆的行驶轨迹、司机面貌。此外,顶包人员还可能因包庇、做伪证承担刑责。
吃了解酒药再开车酒驾照样被查
近日,张某和朋友一起喝完酒驾车返家途中,被例行查酒驾的交警拦截。经酒精测试,张某属于酒驾。“这不可能,我吃了解酒药的。”张某被查时觉得十分意外,原本以为自己吃了解酒药就能解酒,没想到还是被交警查了出来。事后交警对其作出相应处罚。
交警说,不少商家在宣传解酒药时,号称药物能在短时间内减少服用者体内的酒精含量,避免酒驾被查。但事实上,服用解酒药或能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但并不能减少服用者体内的酒精含量。
网购酒精测试仪先行自查结果出了岔子
近日,张先生参加公司聚餐时喝了点酒,回家前,他拿出此前在网上买的酒精测试仪,先行自查。测试仪显示其体内酒精含量为19mg/100ml,没有达到酒驾标准。
看到测试结果后,张先生便上路了。回家途中,张先生被交警例行检查时拦下。经交警测试,其体内的酒精含量为28mg/100ml,属于酒驾。最终,因涉嫌饮酒后驾车,交警依法对张先生进行了处罚。
对此,警方提醒,交警部门使用的专业酒精测试仪每年都会做定期检测,灵敏度非常高。网上销售的各类酒精测试仪质量良莠不齐,测出的数值很可能并不准确。
被查前狂喝4瓶水仍改变不了结果
前不久,鄞州发生一起“奇葩案例”,交警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一名司机一直不肯打开车门,在车上一口气喝了4瓶水。折腾半小时后,司机才下车。事后,交警对其进行了酒精测试,经检测,该司机属于酒驾,交警依法对其进行了处罚。
交警提示,不少司机在躲避酒驾检查时,会选择喝水或嚼口香糖,这些方法其实都不管用,因为酒精测试仪检测的酒精含量数据,来自人体肺部,不仅仅是口腔,而酒精代谢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喝水起不到稀释的作用。
陈佳妮 董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