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文/摄
本报讯 “嘿哟!”“嘿哟!”……1月1日,记者刚走进杭州湘湖景区的下孙文化村,就听到了阵阵有节奏的吆喝声。在由湘湖管委会、湘湖旅游控股集团主办的2018喜迎新年·庆元旦第六届湘湖年糕节现场,一位老师傅双手抡起木碓,高高地举过头顶,向大石臼里的年糕砸去,木碓头准确地落在石臼里的米团上,现场香气四溢,闻香而来的游客将四周围得水泄不通。
打年糕是浙江多地农村过大年的传统习俗,也是下孙文化村的一大特色。“打年糕靠力气,更靠技术,这是老底子手艺,得先把糯米磨成粉,加适当的水和盐,和均匀后放进木桶蒸20分钟左右,接下来倒入石臼,再由两位年糕师傅,一位负责抡木碓,一位负责翻动米团并洒水,直到米团捣透不散,才算好。最后揉成形,用红印盖上‘福’字。”年糕师傅王水潮一边和粉,一边向记者讲述年糕制作流程。
与机器制作的年糕相比,用土法打制的年糕味道更为清香、口感更加软糯,引得游客争相购买。打年糕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