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陈小央
本报讯 日前,我省下发2016年订单良种奖励资金2519.28万元,涉及40多个县(市、区)的22家种子生产企业,惠及2130户农户。据悉,去年我省共落实订单良种面积11.27万亩,其中杂交稻制种面积3.37万亩;常规稻繁种面积7.19万亩;小麦繁种面积0.71万亩。
实行订单良种奖励政策属我省首创,自2010年开始实施。根据省水稻、小麦良种奖励标准规定,农户每交售常规水稻种子50公斤,奖励30元,按实际种植面积奖励,最高每亩不超过240元;每交售杂交水稻种子50公斤,奖励100元,按实际种植面积奖励,最高每亩不超过300元;每交售50公斤小麦种子奖励30元,按实际种植面积奖励,每亩最高不超过150元。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发放订单良种奖励资金1亿多元。
订单良种奖励政策增加了农户收入,提高了农户制繁良种的积极性,稳定了我省良种生产基地面积。遂昌县是我省杂交水稻制种大县,自从2010年开始实施该政策以来,与普通种植粮食相比,制种效益每亩高出约1000元。近年来该县制种农户数量和制繁种面积稳步增长,去年,该县制种面积稳定在1万亩以上,制种农户达1260多户。而且种子生产农户实行统一管理,种子产量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订单良种奖励政策还降低了种子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2016年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遂昌县制种“中浙优系列”品种面积达1.03万亩,制种量约138万公斤,订单奖励资金258万元。在奖励政策支持下,实行订单制种,每公斤种子制种成本可下降2元左右。
订单良种奖励政策加快了绿色品种的推广。去年,我省制繁种的品种全部为我省推荐的主导品种,主要有杂交水稻“甬优9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常规早稻“中早39”“中嘉早17”“金早47”;常规晚稻“嘉花1号”“秀水519”“秀水134”;小麦“苏麦188”“扬麦20”。这些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适应性强,对我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