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打造党建服务品牌,可以更好地凝聚党员力量,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党员队伍。”12月26日,常山农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士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全力推进“绿色田园,红色堡垒”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品牌怎么建?打造“六个员”
农业党建品牌怎么打造?今年上半年,常山县农业局各党支部开展了创建党建服务品牌大讨论,确定各支部党建服务品牌的名称和定位。同时,研究制订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分解责任,形成规范、科学的运行机制。
在“绿色田园,红色堡垒”总品牌的统领下,该局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全力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和惠民政策宣传,打通政策到户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摸清农业产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保农情早发现、措施早落实;帮助经营主体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技术问题,引导农民推广运用农业新技术;根据产业分布、主体规模等实际,实行网格化管理,由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党员为网格员,帮助农业主体解决在项目审批、办证流程、项目实施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党员在各自的联系村里至少联系一名农民,亮承诺、作表率,公布联系方式;建立党员服务队,服务队成员利用岗位优势、技术优势,每周至少到村服务一次。通过这些措施,全体党员努力争做农业政策宣传员、农情信息收集员、农业科技指导员、农业生产管理员、农民朋友联络员、富民强村服务员。
服务怎么送?一直送到村
“围绕县里重点工作建设队伍,发挥岗位专长为农民提供细致周到的技术服务……”徐士平告诉记者,县农业局通过组织党员为基层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为打造党建服务品牌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汛期,该局全体党员深入一线,加强汛前农业设施检查,指导农民做好田间清沟排水等工作,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灾情动态,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民提前防范;组建防灾抗灾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抗灾救灾。
为服务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该局党委成立了由40名党员和团员组成的“小胡柚”志愿服务队,深入危旧房治理改造一线,向群众宣传危旧房治理改造的方针政策,并做好劝导工作,协助贫困户、低保户等危旧房住户从“旧房”搬进“新房”。
该县紫港街道孔家弄村是该局挂钩联系村。今年以来,该局建立了驻村工作组,经常派人到村指导,了解发展现状,谋划发展蓝图,指导做好土地流转、特色农业发展、美丽庭院建设以及建立观赏瓜果长廊等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载体怎么搭?1+6+X
在党建服务品牌打造中,该局按照建设“堡垒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要求,创新了“1+6+X”的工作模式。
“1”是固定动作,即“党支部书记领办一个重点项目”。今年年初,该局各党支部根据农业生产难点、干群关注热点等,组织党员选题立项,按照“选好课题、组建团队、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展示成果”的步骤和要求开展工作,并由党支部书记领办,做好跟踪督促。
“6”是基本动作,即各支部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好党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区共建、民主评议、专题组织生活会,发展新党员规范党组织阵地建设等6项工作。“X”是自选动作,各党支部结合业务特点和党员队伍实际,自行创意设计特色工作。
在党建品牌创建的推动下,今年以来,该局有54人(次)参与社区共建,发展党员3名,新建党员活动阵地6个,新建了局基层党校和“党建带团建”活动室,还开展了“周日青年学习日”、农业知识竞赛、“党建+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为全县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