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农机化

秀洲:

农业“机器换人”让更多农户实现轻松种田

  笔者日前走进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陡门村的金久农业基地,只见一个个金黄色的瓜蒌吊挂在藤架下,一眼望去,金灿灿的煞是好看。据基地负责人鉏磊介绍,往年瓜蒌一成熟,他就要急着采摘、掏籽,今年他却不着急,因为有了农机的帮忙,效率大大提高了。
  “去年后面雇不到工人,实在忙不过来,有些瓜都没能及时采收。今年可好了,有了两台机器,每天连续不停的话,300亩瓜蒌一个月就能全部采摘完、清洗完。”鉏磊笑着说。
  代替人工的两台机器,一台叫瓜蒌一体机,另一台则是清洗机。往年,一颗颗采摘下来的瓜蒌先要人工剖瓜,经过发酵后才能对瓜蒌籽进行清洗。同样是采摘、清洗,现在可不同了,只要把新鲜摘下来的瓜往里面一扔,清洗干净的瓜蒌籽就“吐”出来了。“每天能清洗瓜蒌籽1250公斤左右,速度和效率是原来的五六倍!”鉏磊表示,“机器换人”不仅提高了效率,也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今,越来越多像鉏磊这样的秀洲农民尝到了农业“机器换人”的甜头。
  “要是换作以前,收割一亩地,那要发动全家老小,而且至少要忙一两天。现在不同了,租台收割机,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不光收割,还能直接脱粒。”秀洲区王店镇种粮大户魏元五笑着说。
  目前,秀洲区的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75%,不同环节的劳动都有不同功能的机器可以替代人工,实现从耕种、栽插、防治病虫害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机器替代人力能从本质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农民的双手。”秀洲区农经局农机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机器换人”是推动秀洲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一换两融合”,秀洲区正在多途径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目前,该区建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4个、粮食烘干中心19个、水稻育秧中心15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2个,全区农机总动力达18.1万千瓦。
  值得一提的是,为减轻农民购机负担,让更多农户享受“机器换人”的红利,该区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新型农机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追加补贴及农机报废更新补贴等扶持政策,为“机器换人”提供支撑。2016年,全区共有405户农户(合作社)享受了农机化补助,补贴资金达704万元。
张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