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地图图文并茂,有各个景点的简介,有业主姓名、联系电话、水果成熟时间和种类……哪个景点适合自己去,看了地图后一目了然。”不久前结束了缙云“田野游”的温州客人王静说,“这次和朋友一起到缙云,3天时间游了6个农场,看美景、吃山珍,还带上土货回家。真是一图在手,无需导游!”
王静所说的地图,就是缙云农业部门绘制的“缙云县农业景点图”。县农业局产业科负责人说,缙云的休闲农业观光景点分散在各地,外地游客不太了解。为了方便游客,今年9月,县农业部门绘制了农业景点图。“目前全县已有20个休闲农业观光点、23个四季鲜果采摘点编入景点图,分别占总数的45.3%和31.6%。这些景点都是经过择优选编的。”这位负责人说,景点图出炉后,进一步提高了缙云农业景点的知名度,促进了农旅融合,调动了农场主、休闲点创办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积极性。县农业部门对景点图实行动态管理,如发现某景点的生态环境、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等方面存在问题,即将其从地图中清出;原先没有编入的景点通过提升符合要求后,同样可以编入地图。这样一来,调动了各景点的积极性。已编入地图的景点不甘“褪色”,努力提升各方面的水平,使其更加名副其实;未被编入地图的农业景点自找不足,加快整改,争取编入景点图。目前,已有6家原来不尽如人意的农场通过整改,各方面得到提升,要求编入地图,县有关部门正在验收。
景点图推出后,原来各扫“门前雪”的农业景点互通市场信息,互相交流经验,实行抱团经营。老翁家庭农场和爱之蔓农场都是以培植多肉植物为主的农场,“抱团”后,互相协作,双方及时告知对方游客的新需求和消费新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经营,实现“双赢”,前段时间,两家农场每天销售额都在5000-7000元,同比分别增加20%-30%。
景点图的推出,还进一步扩大了该县农业景点的影响,并成为职工疗养的“新宠”。据统计,自今年9月推出景点图以来,各地职工前来疗养的有1.6万多人次,占游客总数的10%以上。 丁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