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居委会主任吴祥明接过民政部部长黄树贤颁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这也是全国颁发的首张特别法人“身份证”。未来全国10万多个居民委员会、55万多个村民委员会都将获得这个特别法人“身份证”。有了这张证,居委会和村委会开展社会、经济活动事项将更加顺畅。
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明确,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标志着我国村(居)民委员会已正式具备法人资格,法律主体地位凸显,村(居)民委员会可以自主参加社会经济活动,是新时代社区建设和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摘自《人民日报》 贺勇/文 2017年11月14日)
全国近95%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为祖父母
近日,国家卫计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7》。据介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在全国12个省的27个县实施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服务需求评估调查项目。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平均年龄为58.2岁,接近95%的留守儿童主要监护人为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超70%。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低,通话时间短,40.4%的留守儿童与父母每周通话一次。儿童患病就诊比例较低,仅为62.9%。在营养健康方面,留守儿童纯母乳喂养满6个月的比例为29.4%,较非留守儿童低4.5%。留守儿童饮水达标率为13.8%,比非留守儿童低2.1%。
(据中国网 李琭璐/文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