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毅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既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也指明了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方向,明确了乡村发展新思路,是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转变。乡村振兴是把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
为适应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乡村应成为与城市并行的发展主体,要站在乡村发展角度去制定政策。城乡融合是在保持乡村独立性和差异化前提下的融合发展,以差异化发展路径来突出乡村的比较优势,由此推动城乡关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是建立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机制。过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是畅通无阻的,反之要素从城市流向农村则受到了诸多的制度限制。当前亟需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开放发展的制度环境。在乡村继续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背景下,更要打破阻碍农村吸纳城市资源要素的障碍。
二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当前在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城乡间基础设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限制了乡村各类资源优势的发挥,要主动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不是把城市的高楼大厦向农村延伸,而是在保持乡村文化和风情的基础上,推动乡村生活品质提升,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三是以特色小镇为载体,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乡村振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把乡村优美环境、人文风俗、历史文化、特色资源等在空间上进行集中和集聚。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小镇来承载产业与人口,吸引城市资源要素的流入,承接城市消费外溢,实现小镇与乡村的融合,从根本上增强乡村的内生发展能力。
四是借城乡人口流动之机,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希望到农村休闲休憩和体验生活,集体建设用地存在巨大利用空间。要鼓励各地在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上做文章,提高利用效率,解决乡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