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食品药品安全

构建阳光餐饮智慧共治系统

浙江步入“阳光厨房”3.0时代

  •   在杭州临安中学上高一的王同学的妈妈,每天中午都会在自己办公室打开APP,学校餐饮后厨的情况、餐饮配菜单位信息等都能一目了然,阳光化的监督真正让学生吃得安全,家长看得放心。
      其实在临安,像这样的餐饮智慧监管已经遍布各个餐饮单位,真正实现了从餐饮单位、消费者到监管部门三方的阳光餐饮智慧共治。正如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餐饮处处长王丽芳说的,真正的“阳光厨房”3.0时代已经来了。“之前我们说的‘阳光厨房’,就是大家可以通过户外大屏看见厨房内食品加工的实时视频,2.0时代,我们通过手机可以实时看到餐饮单位的后厨或者扫码追溯食品来源,可是现在,我们通过‘餐饮单位互联网+台账和管理,消费者互联网+观厨和评价,监管部门互联网+监管和宣传’三合一的阳光餐饮智慧共治系统,真正实现‘阳光厨房’3.0。”王丽芳在11月14日的“阳光厨房”建设通报会上介绍。
      2014年开始,省政府每年将“阳光厨房”建设写入食品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作为考核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2015年和2016年“阳光厨房”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民办实事项目。而今年,我省又修改完善了《浙江省“阳光厨房”建设评定标准》,以完善“阳光厨房”建设项目,并联合教育部门印发了《浙江省学校食品安全提升规划(2017-2019)》,要求加快推进学校“阳光厨房”信息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我省视频直播方式的“阳光厨房”约有1万多家。
      在台州,“互联网+餐饮安全”社会共治平台,将“阳光厨房”监控平台接入监管部门移动执法智能系统,与日常监管各个环节对接,破解后厨监管限制等难题。而在嘉兴,“阳光厨房”建设不断创新,实行“大厅视频”“手机终端实时监控平台”“网上实时监控平台”等多方位立体式监管,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监控”。可以说“阳光厨房”的身影已遍布浙江的各个角落,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深化“阳光厨房”建设已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会把临安的这个模式推广到浙江其他地方,包括互联网在线视频、安全云台账、移动执法,同时建立统一的智慧调度中心,让更多的群众参与餐饮安全监督。”王丽芳表示。
    祝晓艳
    图为杭州市临安区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在演示“阳光厨房”食材追溯管理系统。
    赵庆胜 李敏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