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创业

舒春彦:创业梦从花香中起航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秋高气爽的日子,到建德市大同镇富塘村的乡园家庭农场,你每天都可以体验这样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观菊海,赏菊花,闻菊香,品菊茶,心无挂碍,悠然自得。“种菊是个精细活,也是个累活,不过,我很享受这份职业。”农场主舒春彦说,他希望通过做大做强菊花这个特色产业,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菊花引虫害 每晚徒手捉
  舒春彦是建德市大同镇富塘村人,当过保安,做过布料生意,还开过挖掘机。四处奔波十多年后,他渴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
  2015年初,富塘村有一片土地向社会公开招租,还有可免租金等优惠政策。舒春彦得知这一消息后,认为现在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越来越多,发展特色种植业潜力很大。妻子李配园也十分赞成丈夫回乡创业。
  就这样,舒春彦大胆承包了村里的80亩土地,成立了建德市大同镇乡园家庭农场,当起了一名农场主。
  起初,舒春彦对菊花种植技术一窍不通,对农事生产也不是很擅长,因此一些村民劝他说,你开挖掘机一个月能挣8000元到1万元,可回家种菊花,翻耕泥巴,简直是将钱白白扔到水里,有去无回,种不出什么效益的。舒春彦却认为,帮别人开挖掘机到老还是给人打工,如果在菊花种植上获得成功,即使收益平平,也尝试了一回创业。再说,菊花是一个特色产业,花瓣可以食用与药用,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到了盛花期,还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道风景,为村里作点公益事业也是件好事。
  就这样,舒春彦不顾众人的劝说,拿出打工多年的积蓄,平整了80亩土地,购买菊花种苗,建起了菊花烘干房等基础设施。当年4月中旬,舒春彦就陆续在田间扦插菊花秧苗,施肥、浇水、防病治虫,夫妻俩精心护理菊花苗,到了10月底,一片碧绿的田间,开出了金黄色花朵,香气弥漫,四处飘逸,十分美丽。
  然而,丰收在望的田野里,有一种生物正觊觎着劳动成果,大量的黑地蚕趁着夜色,从地里爬到花瓣上,偷吃香甜的花蕊。面对辛辛苦苦培育的菊花,突然间被害虫吃掉,夫妻俩十分心痛。由于菊花茶是食用农产品,不可用农药防治害虫,夫妻俩一到晚上就手握电筒,穿梭在田间,东找找,西看看,仔细捉捕出没在花瓣上的一条条黑地蚕。一个晚上,一个人可捉到一斤多黑地蚕。“这对夫妻吃得起苦,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忙碌,这股创业劲头在全村难看到!”村党总支书记邹建红说。
  吃一堑,长一智。舒春彦通过咨询、查找资料及网上搜索,知道了防治黑地蚕危害的方法。第二年,他在种植前,采用药物提前把土壤里的黑地蚕杀死,解决了这一虫害。
花开满田园 累并快乐着
  从种植到防病治虫,采摘、烘干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舒春彦一边实践,一边摸索,渐渐地掌握了要领,菊花种得一年比一年好。经过两三年的探索,舒春彦得出的经验是,种好菊花关键在于防控结合,减少虫害,再就是老天爷帮忙。对于销售,他说,只要品质好,市场销售不成问题。金秋时节,笔者在舒春彦的菊花种植基地看到,一朵朵金黄色的金丝黄菊鲜艳夺目,花开正旺,不时引来游客赏花观景。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今年舒春彦除了种植金丝黄菊外,还增加了皇菊、胎菊等品种。他说,由于单一品种采摘期仅半个月左右,遇到连续下雨天气,采摘期就更短,烘干跟不上,容易造成烂花。种植不同品种的菊花,可以错时采摘,延长花期,有助产品的生产加工,提高品质。“种菊花,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十分辛劳。可看到自己所种的菊花长势一年胜过一年,心里特别开心,累并快乐着!”现年39岁的舒春彦穿梭在金黄色的菊花田间,一边采摘花朵,一边乐呵呵地说。如今,不少村民看到舒春彦种菊花获得成功,也打算种植。今年,该村着力打造“三花三祠三季游”全域旅游经济,将菊花种植作为村里发展美丽经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这些利好消息,为舒春彦做大做强菊花这个特色产业,带领村民一起奔向富裕路,增添了更多的创业热情和信心。 宁文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