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这个像球一样的果实挺好看的,叫什么?能吃么?”“这是紫金锤,也叫南五味子,果实可以吃,还可以入药。”
“去年我引种了几株辣木,过了个冬天全没了,不知咋回事?”“辣木的生存温度不能低于15摄氏度,温度太低要死掉的。”
……
11月10日上午,第11届金华·华东农业科技新成果展示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在金华市体育中心开幕。展馆刚开门,农业科技展区就涌进了大批前来“淘宝”的金华农民。
来自东阳市横店镇的蒋加民和杜溪洪都是桃子种植大户,两人种了近百亩桃子。不是一个村的他俩当天结伴前来寻找新品种。“我们现在种的桃子上市期正好是梅雨季节,销售受到影响,我们想看看有没有上市早一点的品种,最好是能避开雨季的品种。”蒋加民说。
在展馆现场,来自金华农科院作物所的旱粮专家蒋梅巧从一开馆就没停歇过,不停地有农民向她咨询番薯品种的信息。“这次我们带来了10多个番薯品种,有生产加工型的,也有鲜食型的,农民很感兴趣。”
科技成果展示是历届农交会的重头戏。今年农交会共推出各类新品种近百个、种养新技术40余项,这些新品种、新技术广受农业经营主体关注。除相关大专院校外,全省11个设区市的农科所也应邀参展,带来了很多“接地气”的新产品、新技术。
自1999年开始,金华市已成功举办了10届农交会。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农交会已成为华东地区的精品农业展会,广受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欢迎和社会各界关注。10届农交会累计签约各类农业科技合作项目1000余项,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农交会以“绿色品牌融合创新”为主题,展示展销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规模为历届最大。除本地农产品展示展销外,还有台湾、青海、四川(理县、汶川)、新疆、吉林(四平)等地的100多家主体参展。2017浙江知名品牌农产品巡礼展也在展会上正式启动,开始了该展全省6站的巡礼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