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培育发展动能 助力乡村振兴

我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提质提速

今年一半以上村将建立益农信息社

  □本报记者 季颖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省农业信息中心了解到,我省已全面铺开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工作。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6351个益农信息社、7个信息进村入户县级服务大厅,选聘上岗村级信息员7000余人,培训信息员18801人次。
  据省农业信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我省以农民信箱基层联络站、村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础,加快建设益农信息社。同时,整合农业、气象、供销等涉农部门的公益性服务资源,银行、电信、邮政、保险及相关企业的经营性服务资源,将益农信息社打造成农业信息传播点、农业资料采集点、农村生活便利点等“七点合一”的服务站。此外,还引入社会力量创新发展“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信息进村入户模式,把信息进村入户作为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创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各地还因地制宜,实现信息服务持续运营。平湖、桐乡等经济发达地区,配齐村级站点服务人员,通过窗口式、坐班制、专业化服务村户;遂昌、缙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与第三方运营企业合作,坚持政企共建协同推进,确保站点服务可持续。“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可以发挥信息指导生产、引导市场的作用,实现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这位负责人说,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有利于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还能让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便捷、经济、高效的生产生活信息服务。截至目前,依托村级益农信息社,我省累计提供语音咨询服务420.3万人次,发送农民信箱服务短信7.5亿条,受理便民服务1876.6万人次,涉及金额3.14亿元,促成网上商品代购、农产品网上营销等电商服务成交金额10.27亿元。
  据介绍,今年浙江整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目标是,益农信息社覆盖50%以上的行政村(建站数达到1.4万个),争取2018年达到8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