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强班子 重造血 抓联动

天台推动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快跑”

  近年来,天台县注重外部推动、造血驱动、区域联动,助推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快跑”。截至目前,全县43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中有139个村年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村有161个。
  几年前,天台县赤城街道桐柏岭脚村还是集体经济薄弱村。2011年村级换届选举,在外经商的大学毕业生王洲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此后,村里落后的状况开始改变。2013年,桐柏岭脚村依托大琼台景区、天台山大瀑布、九龙湖、水上乐园等旅游项目,走出一条以项目带动改造、带动整治、带动开发、带动建设的特色之路。“今年,光停车场发包收入就有18万元!”现在,让桐柏岭脚村的每位村民都能“吃上旅游饭,享上旅游福”成了村“两委”班子的奋斗目标。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中,天台县进一步明确了强化党建引领的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今年换届以来,县里已开办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班3期,培训主职干部1700多人次;组织农经专家赴各乡镇(街道)开展业务培训,轮训村“两委”成员、村集体资产专管员500多人次。天台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考核村干部的硬指标,激励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上来。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天台县在村级留用地开发上明确,有关规费能减免则减免,不能减免的,则实行缓缴。2014年底,始丰街道茅导师村根据县里的这一政策,通过村民集资在村级留用地上建造大楼。2016年初,建筑面积达7700平方米的17间临街建筑顺利完工。由于区位优势突出,这些临街房受到商家青睐。“租期共12年,头3年租金不涨,从第4年开始按约定的比例增加。”茅导师村村委会主任茅法明告诉笔者,等还清建造大楼的欠款后,每户村民每年能拿到1万元左右的分红。“县里已明确,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整合扶持薄弱村发展资金50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实施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天台县农业局局长兼县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金仁善说,为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他们着力抓好联建物业项目建设,发动近200个薄弱村在坦头镇联建占地面积为50亩的物业园,抱团发展物业经济。
  天台县还抓住全域旅游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实现发展集体经济与带动村民致富联动结合。雷峰乡祥和、林家山、茶峰3个村在经过多次商讨论证后,于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开发了漂流项目,目前,3个村的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5万元。
陈婵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