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10月23日,记者从省水利厅召开的全省水利投融资推进视频会议上获悉,我省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促进水利加快发展。目前,全省共有水利企业性投融资平台121个,基本达到了“一县一平台”,资产合计1948亿元,比“十二五”中期增长了3倍以上,水利投融资的基础不断夯实。
近年来,我省水利投融资工作呈现出新特点。一方面融资方式日益多元。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我省在水利投资逐年快速增长的同时,银行贷款、社会资本等非财政性资金投入水利的速度正加速增长。去年,非财政性资金占全省水利投资比例达到22%,比“十二五”增长了1.5倍。另一方面,各地水利部门通过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如长兴县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对泗安水库除险加固、泗安塘流域综合治理、苕溪清水入湖后续、环湖大堤后续四大项目中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经测算,四个PPP项目在成本效率方面可比传统模式增效19%,有效缓解水利建设资金难题。据了解,目前,全省共有8个水利项目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54亿元。
会议指出,当前仍是我省水利大建设、大发展、大投入的重要时期,各地要在继续争取增加财政补助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水利投融资工作推进力度,通过做大做活做强企业性投融资平台、借助PPP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充分利用金融机构支持水利的政策措施等,满足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资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