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因其温软、易消化,一直被肠胃不好的人看作养胃佳品。然而专家指出,并非所有胃不好的人都适合喝粥,而一向被列入“甜蜜”食物黑名单的粥,糖尿病人也并非完全不能吃。其实,小小一碗粥,也有很多养生讲究,请听中医专家为你一一道来。
喝粥养胃?并非人人适合
今年35岁的陈先生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平时压力大,三餐不定时,胃一向不好。听说“喝粥养胃”,陈先生的爱人每天早餐都给丈夫准备各种粥,陈先生有时加班错过了正常晚餐的时间,回家也是喝粥当夜宵。
然而,“爱心粥”喝了一段时间,陈先生的胃病不仅没有好转,烧心、嗳气等胃部不适的症状反而更明显了。陈先生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得知他得了胃食管反流症。医生提醒陈先生,他这一类胃病是不适合喝粥的。
“喝粥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好处,是因人而异的。喝粥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因此并非所有胃不好的人、胃病患者都适合喝粥。”中医专家邓聪说,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人,如萎缩性胃炎患者,喝粥确实有助于肠胃消化,从这个角度讲,喝粥确实“养胃”。
以前生活条件差,吃不饱,患萎缩性胃炎的人比较多,导致胃酸分泌不足。这时喝粥能促进胃酸分泌,有助于食物消化,还能提升血糖,所以才有喝粥养胃一说。但现在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吃得好、吃得饱,刺激胃大量分泌胃酸,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大幅增加。“就像陈先生,这类病人并不适宜喝粥养胃,因为粥会促进胃酸分泌,继续喝粥,反而会加重病情。”此外,像胃酸分泌过多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也应减少喝粥的频率,以免火上加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一些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习惯天天喝粥,虽然比较好消化,但也会带来问题。因为粥经长时间熬制后,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并且喝粥无需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的分泌。再者,粥水分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
“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应多进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固体食物,如馒头、面条等面食。”邓聪指出,肠胃不好的人能否“喝粥养胃”,要根据病情具体选择或咨询医生意见。
糖尿病人喝粥加点豆类粗粮
民间有“一碗粥就是一碗糖水”的说法,这是因为传统的粥主要以白米为原料,煮得越烂越容易消化,使得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因此在很多糖尿病人的食谱中,粥是“违禁品”。“其实,糖尿病人也并非绝对不能喝粥,关键要搭配合理。”邓聪介绍说。
怎么搭配呢?第一是加豆类。
“如果粥的原料中豆类占据一半以上,糖尿病患者就不必过于担心喝粥后血糖升高。”研究表明,绿豆、黄豆、芸豆、豌豆、赤小豆、鹰嘴豆、扁豆等豆类的升糖指数都在30以下,糖尿病病人可适当选择。
但邓聪特别提醒,糖尿病人吃的粥在充分煮熟的基础上,要尽量保持豆子的完整性,因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也越慢。
第二是加粗粮。“煮粥时可加入燕麦、大麦、糙米等低糖食材以增加口感,但不要加入糯米等食材,少加红枣和葡萄干等甜味食材,更不要加糖。”邓聪说。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糖尿病病人可以喝粥,但要控制好量,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计算好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保持不变,同时定期监测血糖。
小贴士
三款冬季养生粥
1.三米三麦粥——调节肠胃
功效:软化血管,降血脂、胆固醇,美容、祛斑、减肥,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材料:小米、糙米、薏米、大麦、燕麦、荞麦各取一份。
方法:将食材洗净泡半小时;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煲至水滚,加入全部食料,用中火煮约1小时,根据个人口味加盐或糖调味即可。
2.黑豆羊肉粥——补肾壮阳
功效:适用于肾虚面黑,腰脊酸痛,双膝无力的人群,男子阳痿、遗精,女子月经不调、怕冷等。
材料:黑豆50克,羊肉适量,粳米100克,盐少许。
方法:新鲜羊肉斩件,沸水中滚5分钟,捞起洗净;黑豆放入铁锅中,不必加油,炒至豆衣裂开,洗净晾干;粳米洗净泡半小时;砂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煲至水滚,加入上述食料,用中火煮约1小时,加盐即可。
3.二枣粥——补脾养血、安神
功效:适用于失眠,心悸,面色不华,神疲等症状者。
材料:酸枣仁30克,鸡心枣15枚,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方法:将酸枣仁单独煎水,取汁去渣;鸡心枣去核;粳米洗净泡半小时。砂锅内加入酸枣仁汁,与粳米、鸡心枣共煮约1小时,加红糖调味即可。 黎蘅 魏星 黄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