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茭白为花海添景 花海助茭白销售

缙云农业产业“搭车”实现共赢

  “在花海坐小火车、玩‘水上乐园’,晚间观赏灯光秀,再在民宿吃土菜、住一夜,第二天再去附近茭白田里看养泥鳅、养鸭子和套种丝瓜等,返回时购买一些鸭蛋、茭白。”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到缙云县新建镇笕川村旅游的海盐游客杨美兰兴奋地告诉笔者:“这种‘搭车’式的观光游,让人更快乐!”“花海附近有1000多亩茭白,其中头季茭白600多亩、产量1500多吨,3成左右是来看花海和茭白田园风光的游客买走或回头客带朋友买走的。”长年在村里收购茭白的缙云县昊禾茭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斌说,这两年来这里的客人越来越多,他们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还带走了这里出产的优质农产品。
  “专门来买茭白的人,也要去坐小火车、看花海,‘搭车’增加了客源,景区的人气更旺了。”笕川村会计施豆豆翻开统计册告诉笔者:“去年5月至今年8月底,村里接待游客59323人次,收入近1060万元。”
  缙云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缙云农业产业‘搭车’的良好效应,主要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环境。笕川村两者兼备,村里在面积为500多亩的花海周围发动农户种茭白,目的是让茭白为花海添景、花海助茭白销售。”
  前不久,在县农业部门指导下,笕川花海附近40亩由三种颜色组成的紫色稻又成为一处风景:稻田中,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一条“弯弯小河”从“仙都石笋”前缓缓流过,一头水牛在“河边”美滋滋地吃青草……稻田里的美景吸引着众多的观光旅游者。
  目前,农业产业搭车“共赢”的模式正在缙云全县推广。笕川、前路、仙都、河阳等地不同立地条件、不同形态、不同规模的5处花海,分布在各个重点农业产业、农家乐或风景区,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催生农旅融合走向多元化,使农业观光游从单项到多项,从一地到多点,从一季到全年,大大提高了乡村游的吸引力和游客的满意度。 丁南森 邓曹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