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你这块林地的山核桃树苗小而稀,可以套种些覆盆子。”日前,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林业(农业)站党员林技干部唐炜国来到该镇孙家村村民孙章明的林地里为他支招。近阶段来,该区昌化林业(农业)站党支部的6名党员林技干部都像唐炜国一样,忙着进林区指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发展以林下种植、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为全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新路,是我站党支部眼下的工作重点。”昌化林业(农业)站党支部书记、站长郑永明说,“当前正是山核桃林套种覆盆子、黄精等中药材的关键季节,为此,站里成立党员服务小分队,他们放弃双休日,深入林区为林农增收献计献策。”
孙家村有山核桃林7000余亩,大部分农户采用张网采收法,由于张了网,没用除草剂,林下生长着大量野生覆盆子、黄精等中药材。在村民沈卫祥的林地里,林技员张彬祥与沈卫祥一起边收起采收网边指点着:“这片覆盆子、黄精长势良好,只要清除杂草,稍加培育就可以了。从今年临安市场的收购价来看,这片林地来年就会有一笔可观的收入。”几经点拨,沈卫祥听了进去。“林下有覆盆子、黄精覆盖,既可以避免水土流失,还有一笔好收入,一举两得!”沈卫祥高兴地说。目前,孙家村有50余户林农投入覆盆子、黄精培育管理,面积达700余亩。
“林业站工作人员到林地指导,帮了我们大忙。”昌化镇后营村山核桃种植大户朱福明说,“如果迟来一步,我家将开始除枝、除草,进行清林追肥作业了。”在林技人员手把手的指导下,朱福明一家四口齐上阵,对生长在林下的50余亩黄精进行培育管理,还准备在30余亩幼林林下种植黄精等药材、50亩老龄林地里套种香榧。“经过一个冬季忙碌,覆盆子、黄精等药材的收入可比山核桃收益高得多。”朱福明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昌化林业(农业)站党员服务队足迹已踏遍昌化、岛石、龙岗、湍口、清凉峰、河桥等6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发动农户在林下套种覆盆子、黄精等中药材和油菜等作物2600余亩。他们坚持把服务送进林间,把“两学一做”落到实处,党员干部成了林农致富的好帮手、好朋友、好参谋。
张伟星 刘宝源 刘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