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2017年种植业主推技术⑩

食用菌主推技术

  1.食用菌菌棒(菌料)工厂化生产技术
  该技术适用于香菇、黑木耳、秀珍菇、茶树菇等袋栽食用菌菌包的工厂化制作和蘑菇等床栽食用菌培养料的工厂化制作,实现轻简化标准化生产。应用机械装备和高效灭菌(隧道发酵)设施,按照培养基质配方要求,在可控条件下完成培养料配制、拌料(建堆翻堆)、装袋(进料)、灭菌(发酵)以及接种培养,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培养菌料质量,促进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
  2.食用菌循环生产技术
  一是利用稻麦草、牛粪鸡粪、桑果枝条等种养业副产品资源,经预处理,按照一定的配方,用于香菇、蘑菇等食用菌的栽培基质,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增值转化利用,菌糠或菌渣经处理后,进行二次或多级利用,再用于生产食用菌、作动物饲料、生产有机肥或发展芦笋、铁皮石斛等高效经济作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二是高效利用温光资源和空间资源,与粮、菜、菌轮作间套,包括香菇-水稻轮作、黑木耳-水稻轮作、大球盖菇-水稻轮作、芋艿(大豆)间套竹荪、金针菇-秀珍菇轮作、草菇-蘑菇轮作、高温蘑菇-双孢蘑菇等模式。
中药材主推技术
  1.中药材间套轮作技术
  利用中药材生长的有效空间,间套作其它高效作物,提高中药材种植区的综合效益。主要技术:以不影响作物生长为前提,合理安排茬口、选择适宜品种、病虫绿色防控等。主要模式有:中药材间套旱粮(玉米等)、瓜菜(芋艿等)模式;三叶青、白及、黄精、华重楼等阴生中药材林下(树林、果树等)套种技术;二是轮作技术,旨在创造良好的中药材生态、生长环境。主要轮作模式:药-粮(水稻、油菜)轮作、药-西瓜轮作。
  2.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
  根据《浙江省中药材地方标准》的规定,参照《图说中药材标准化丛书》的具体要求,开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以达到中药材“安全、有效、可控”的质量目标。主要技术:选择符合不同中药材生境条件(道地性)的种植区,优选符合《药典》要求的中药材良种,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精准施肥,及时中耕培土,科学调控温、光、水、气,绿色防控病虫害,产地绿色初加工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