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仅36.1%

这些爱牙误区要纠正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数据显示,中国12岁儿童龋均为0.8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标准,中国龋病流行状况处于很低的水平。但居民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和保健意识仍有待提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尚需时日。
  2017年9月20日是我国第二十七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活动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牙科专家提醒大家,若不注重预防,牙病进一步发展,会对牙齿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仅36.1%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5岁、12岁儿童和成人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 24.1%、31.9%和36.1%,与10年前相比分别提高了 9.5%、13.9%和12.8%。5岁、12岁儿童因预防口腔疾病和咨询检查就诊的比例为40%、43.2%,比10年前分别上升了60%、27.1%,说明口腔预防的意识在逐渐增强。
  12岁儿童龋均是世界卫生组织用于评价各国龋病流行程度的指标,我国12岁儿童龋均为0.86,低于世界1.2的水平。但龋患率和龋均较10年前均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充填治疗比也随之上升,但总体水平仍较低,龋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
爱牙误区要纠正
  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都不可能提供满足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素。当然,牙齿健康问题也不能单一归咎于食用某一种单一食物或饮料。有些人认为饮料,尤其是汽水,喝了会伤害牙齿、造成蛀牙。事实上,时间才是蛀牙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蛀牙的形成过程要受到几个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唾液的作用、口腔细菌、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以及牙齿接触可发酵碳水化合物时间的长短。经常食用含有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经常食用咀嚼性食物或黏性食物是导致蛀牙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饮用汽水后,它会迅速从口腔滑入食道,在口腔中停留时间很短,加上唾液有稀释作用,在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的前提下,适量饮用汽水并不会直接导致蛀牙。
护牙食物要多吃
  蔬菜和水果富含纤维素,咀嚼这些食物可帮助清洁牙面。如芹菜富含粗纤维,咀嚼时能擦去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细菌,从而减少牙菌斑形成。牛奶和奶酪等奶制品能提供更多钙质。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预防牙龈萎缩,使牙齿更坚固。
  相对而言,糖果、蛋糕等咀嚼性食物或黏性食物比较不利于口腔健康。由于黏性食物在牙齿上附着的时间要更长,比较容易对牙齿造成伤害。
刷牙方法要得当
  大家都觉得受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口腔健康观念影响,把一般轻微的牙周不健康情况不当回事,所以过去有一个“牙病不算病”的说法,对牙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大家再忙,不能忽视口腔健康,一旦忽视口腔健康,进入老年的日子就会很难过,很多的牙齿就会掉了,咀嚼的功能就丧失了,生活质量就谈不上了。”中华口腔医学会顾问王兴说,刷牙是使用最广泛的口腔保健措施。分区是刷牙步骤中关键的第一步,需要依照一定的次序刷牙。最好先从臼齿开始,大约3至4颗牙为一个分区,逐渐过渡到切牙。若要达到彻底清洁牙齿的目的,还需要在每一个小区的牙面上来回重复洗刷3到4次,每次刷牙至少要持续3分钟。
本报综合
小 贴 士
  1个月换1次牙刷较好,最多不超过3个月;
  刷牙以温水为佳,水温以 35℃-37℃为宜;
  牙刷刷不到处可合理使用牙线、牙签或间隙刷,去除细菌和食物残渣;
  均衡地摄取食物,保护牙齿健康;
  提倡每半年定期进行1次口腔检查、洁治,没病防病,有病早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