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省农业厅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工作座谈会要求

当好五种角色,擦亮首席专家金字招牌

  □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9月25日,省农业厅召开第四届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工作座谈会。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在会上要求首席专家切实担负起责任,当好五种角色,自觉擦亮首席专家这块金字招牌,为浙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自2006年创建农业技术首席专家制度以来,省农业厅已形成一套有效的首席专家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支过硬的专家队伍,推广了一批实用的科技成果,有力促进了各产业的提升发展。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林健东在座谈会上指出,要继续深入践行打造浙江农业铁军的要求,遵循“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导向,切实发挥首席专家的领军作用,努力当好五种角色。
  一是当好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明白人”。首席专家不仅要业务过硬,更要做到政治上绝对忠诚,严守组织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干事创业中坚持正气、增强底气、彰显硬气。
  二是当好绿色发展强大支撑的“大专家”。要紧贴产业需求、紧盯技术瓶颈,围绕产业链构建技术链、示范链,注重协作,靠前担当,设计主持好一批先进适用科研项目,加快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
  三是当好深入基层送服务的“大脚掌”。要自觉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求,深入基层,对接涉农企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要带动市、县(市、区)首席专家、农技人员开展联村、联社、联企、联场、联户活动,把先进技术送到农业主体和农民朋友手中;要第一时间深入基层指导,做好防灾、救灾、减灾和恢复生产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四是当好技术传帮带梯队的“老师傅”。要依托项目平台,在项目策划、组织实施过程中,多给年轻技术人员压担子,开展“点对点”指导;要依托科技示范和技术培训基地,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培养一批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五是当好咨询决策有高见的“好参谋”。要围绕国家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六个试点示范省创建等重点工作,提供决策咨询;要研究制定本领域科技发展工作思路,研究提出涉及本领域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技术措施;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确保始终站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的前沿。
  今年,省农业厅共选拔产生第四届首席专家17位,会上为他们颁发了聘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