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山地蔬菜“微蓄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能适时适量、均匀准确地为作物补充水分,土壤不易板结,使作物在最佳的水分状态下生长,灌溉质量大为提高,可有效促进作物优质高产。山地“微蓄微灌”是为保障山地蔬菜应急用水而开发的简易灌溉系统,主要由蓄水池和配套灌溉设施两部分组成。在目标灌溉区上方选择灌溉落差10米以上的合适地点,建造具一定容积的蓄水池,用水管连接微滴灌装置,形成独立的灌溉系统。通过收集地面径流或引山涧溪流完成蓄水,使用时利用自然高差产生的水压即可自流灌溉。“微蓄微灌”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灌溉效果好、增产增效明显”等优点。
果树主推技术
1.水果避雨设施栽培技术
水果生产中一项十分有效的新型实用技术,果树通过大棚设施栽培技术,起到避雨、降低病害和水土流失、减少裂果、提早产期、提高果品品质和经济效益的作用,花期避雨还能减少落花,提高坐果率。避雨栽培适合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推广,我省在葡萄栽培上应用较为广泛。近年来,我省重点在杨梅、枇杷上推广避雨设施栽培技术。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模式主要为避雨网室栽培(顶棚覆盖避雨棚加防虫网)、避雨伞和大棚促成栽培三种类型,枇杷避雨栽培主要类型有避雨棚、钢架单体棚和全封闭保温避雨棚等。
2.水果套袋技术
实施专用果袋套袋技术是提高果品质量和商品档次、生产无公害水果的有效措施。套袋能改善果实外观,较好地防止农药污染,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明显。梨、桃、葡萄、枇杷等生产中都推行套袋技术,不同果袋类型进行套袋会对果实外观产生不同的效果,生产中可根据产品要求,选择透光、不透光等不同类型,绿皮梨、桃、葡萄选用透光袋,褐皮梨、枇杷选用不透光果袋。操作技术上,套袋时间一般在定果后进行,应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避免碰落套好的幼果。套袋前需喷杀菌、杀虫剂1-2次,喷药后及时套袋。果实适期采收能克服套袋果糖度略有下降的缺陷。
3.葡萄控产提质技术
葡萄生产中优质化栽培技术之一,是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技术,可有效解决葡萄产量过高导致品质下降的问题。葡萄控产提质技术重点通过标准化花果管理措施,实施科学合理的疏穗、疏果等技术来控制葡萄产量,中大粒品种每穗控制40-60粒左右,小粒品种留80粒左右,保证每穗葡萄的颗粒数稳定、形状均匀、甜度提升、成熟期提前,从而达到提升果品质量的目的。葡萄控产提质技术实施中,一般欧美杂交种产量控制在1000-1250公斤、欧亚种产量控制在1000-1500公斤左右为佳。
4.梨棚架栽培技术
梨棚架栽培技术是从日本引入的一种梨栽培技术模式,具有树冠较低、田间操作方便、减轻风害、果实品质一致、风味好、有利于标准化栽培等优点,在南方梨产区已有较大面积应用。其主要技术要点:一是计划密植,利于提高前期产量,封行后适当疏伐,成龄棚架园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距4-5米,行距5-6米。二是搭建棚架,一般在种植后2-3年搭建高1.8米的专用棚架。三是整形修剪,一般选用以2大主枝或4大主枝树形,前期适当控制产量,加快树冠形成。四是花果管理,结合人工授粉,达到稳产目的。成龄园留果部位尽量控制在架面上,以提高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