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除了天气炎热之外,另外一个大热非小龙虾莫属。小龙虾养殖的推广,对于不少“吃货”来说是个好消息,而嘉兴市世合有机农业园开启的“稻鱼共生”养殖模式,更给小龙虾打上生态环保的标签。
近日,世合有机农业园的水稻区迎来了一群新朋友——小龙虾。只见工作人员站在水池边,将一筐筐虾苗放入池中。这标志着“世合”正式开启了“稻鱼共生”新模式。
“这个水池投放了近万尾小龙虾,品质很高,在基地都是用小鱼喂养。等到10月份,这些虾就很肥了,可以继续繁殖虾苗。”盱眙龙虾嘉兴养殖基地的胡师傅介绍,在田边有工人专门为培育小龙虾挖建的种虾池,池水保持30厘米的能见度,池中央有一个“小岛”,上面长满了绿油油的水草,是小龙虾休息、进食的场地。
“农药是小龙虾最大的克星,哪怕有一点就可以让整个水池的龙虾‘全军覆没’。”该园相关负责人姚明翰说,“世合”在水稻种植上一直按照无公害标准来实施,这就保证了小龙虾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
除了良好的水质和环境作保障,精心喂养也是必不可少。农技人员将地瓜叶、苋菜、空心菜等各类有机蔬菜撒入种虾池中,除此之外,还为小龙虾准备了“独家大餐”——浇灌蔬果的营养液“豆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豆渣。
“这个做法在台湾已经先行一步。豆渣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喂养出来的小龙虾个大味美。果蔬‘喝豆浆’,小龙虾‘吃豆渣’,真正把这么好的营养利用到极致。”姚明翰说道。
那么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到底有哪些好处呢?“一水两用、粮渔共赢。稻田里养小龙虾是一种先进绿色农业种养模式:虾为稻除草、松土、增肥,稻为虾供饵、遮阴、避害,这样的协作可谓相得益彰。在小龙虾生长过程中,不能使用化肥、农药,虾更洁净、肉质更美味。而该模式生产出来的大米,米粒饱满香甜,品质更安全。”姚明翰表示,通过建立“稻鱼共生”的生态循环系统,减少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同时,综合种养模式也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尽管在稻田里增设虾池会减少水稻种植密度,但如果算上亩均150-200公斤的龙虾产量,综合效益更高。”姚明翰说,“稻鱼共生”中的鱼不仅仅是虾,它还可以是蟹、甲鱼等。只要是经济性水产,并适合和稻作混生的都可以纳入。这也是出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考量。“我们先展开小龙虾养殖的试点工作,明年3月份,这些虾苗将正式搬家到水稻田,届时,千亩稻田将逐步实现‘稻鱼共生’。”姚明翰说。
何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