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编一样,经常会有眼疲劳的症状出现,各种方法都尝试过,可是眼睛的疲惫感就是赶不走。不妨试试以下几招,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招数一:按压照海穴和申脉穴
阴跷脉、阳跷脉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膀胱经申脉穴,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肾经照海穴,因此按压刺激这两个穴位有助于濡养双目气血。照海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申脉穴,位于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
具体操作:每晚洗脚后和早晨起床前用拇指和中指(或食指)对按二穴3-5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有助于疏通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运送通道,使精血上输于目。
招数二:动后溪穴
后溪穴,位于第五指掌关节后外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虽然看似毫不起眼,但临床上颈椎、腰椎、眼睛的疾病,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具体操作:每过1小时把双手后溪穴放在桌沿上来回动3-5分钟,可以缓解和调节长期伏案以及电脑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招数三:勤眨眼
20-40岁之间的正常人每分钟眨眼约20次,而在睁眼凝视变动快速的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到每分钟4-5次,造成泪液分泌严重不足,出现眼睛干燥酸涩的症状。
因此特意眨眼,对眼睛的保护非常有效。一般而言,每天特意眨眼300次比较合适,不仅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缓解干燥酸涩的症状,而且可以清洁眼睛,并给眼睛小小的按摩,从而缓解眼睛疲劳。
招数四:局部热敷
用热毛巾敷眼,或双手掌心搓热捂住整个眼眶烘烤。每日3次,每次3-5分钟,对睛明穴、承泣穴、瞳子髎穴等局部穴位均有作用,有助于保障局部经络(主要是足三阳经)的通畅,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眼部干涩、不耐久视、迎风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
招数五:局部按摩
按压眼球法:闭着眼睛,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轻轻按压眼球,也可以旋转轻揉。不可持续太久或用力揉压,20秒钟左右即可。
按压额头法:双手的各三个手指从额头中央,向左右太阳穴的方向转动搓揉,再用力按压太阳穴,可用指尖施力。如此眼底部会有舒适的感觉。重复做3-5次。
按压眉间法:拇指腹部贴在眉毛根部下方凹处,轻轻按压或转动。重复做3次。
按摩结束后,眼睛看远处,眼球朝右、上、左、下的方向转动,头部不可晃动。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