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蔡希师 俞霙
受入梅以来连续数轮强降雨影响,我省钱塘江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大洪水,大片农田受淹,农作物受损。面对灾情,受此次强降雨影响的重点区域农业系统干部、农技人员和农村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开展救灾和灾后生产自救,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为帮助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生产自救,降低农业损失,6月26日,省农业厅下发关于开展农业生产防汛救灾指导服务工作的通知,并组成三个由厅相关单位领导带队、相关产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指导服务组,分赴金华、衢州、丽水3市开展救灾指导服务。
兰溪:专家到一线服务抗灾救灾
6月26日,记者从兰溪市农林局获悉,连日强降雨导致兰江水位暴涨,内涝、河流漫堤、管涌等险情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面对灾情,市农林局把防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
当天下午,记者随兰溪市农林局救灾服务专家组到上华街道皂洞口村查看灾情。此时,田里的水还没有完全退去,不少早稻淹没在水中。据种粮大户周林春介绍,他家稻田从24日开始进水,水深1.3米左右,到26日才开始退去。“被水淹了那么长时间,110亩早稻要绝收了。”周林春痛心地说。
蔬菜也受损严重。蔬菜种植户赵贤松和朱宝有种植的50余亩大棚苦瓜、茄子、豇豆、丝瓜等被水浸泡后奄奄一息。“洪水差不多把大棚都淹没了,这些蔬菜哪里还抢救得过来。”赵贤松说。
在了解灾情后,兰溪市农林局植保检疫站副站长廖璇刚向农户建议:“洪水消退后,要及时清理受淹死亡的农作物残体,进行全面消毒杀菌,并适当增施肥料,让土壤恢复养分。基本绝收的要抓紧改种。”“农民急,我们也急。”兰溪市农林局副局长董树标说。他告诉记者,25日,农林局成立了由40多人组成的防险救灾突击队,于当晚抵达重灾区。他们冒着大雨,通宵劝退、转移受大水直接威胁的村民;26日,工作重心转向灾后自救,局领导和相关专家组成了8支救灾服务小组,深入一线指导抗灾、救灾和生产恢复工作;针对农作物、畜禽等灾情,各科室连夜整理出救灾技术指导资料并发放给农民;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提供救灾储备种子,专业人员上门为农业合作社、农业大户提供技术服务……
据介绍,目前,全市组织救灾服务专家152人(次)深入一线指导服务,举办数期救灾技术培训班,发放田间管理技术资料4000余份,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发布信息2105条。同时,已安排救灾资金20万元,储备救灾种子3万公斤、农药1万公斤、疫苗47.5万头份、消毒水3000公斤。
衢江:农技人员救灾忙
“这两天的强降雨浸泡了根系,加上梅雨天湿气过重,这些即将成熟的葡萄很容易变烂。”6月26日,在叶青家庭农场的葡萄棚内,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局经作站农技干部陈时伟向记者介绍道。叶青家庭农场位于衢江区全旺镇岩头村,入梅以来的强降雨让农场员工格外忙碌。一名员工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一直忙着清沟排水,并掀开大棚塑料膜通风排湿。
(上接第1版)
同样忙碌的还有地处衢江边的衢江区蜜之源家庭农场员工。刚走进农场,记者就看到员工正忙着清除橘树上的枯叶和杂物,并用清水泼洗枝叶上的泥渍。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洗叶外,他们还对受涝的果园进行清沟排水,避免因积水、土壤板结造成果树死根烂根。“过几天,我们还会上门指导农户用优质叶面肥及时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果苗恢复生长,届时还需及时喷药,重点防治因高温多湿天气引起的病害和渍水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陈时伟告诉记者。
记者在位于衢江区盛世莲花现代农业观光园区的陈建海家庭农场看到,地里种着的毛白菜满身泥浆,失去了往日的绿色和生机。负责人慎爱珍告诉记者,这片被水淹过的毛白菜已基本绝收,只能等天气好了再翻耕抢种,基地60多亩叶菜的情况都是这样。“农业局农技人员在涝灾发生当天就来指导,现在,我们正按照他们的指导意见改种速生叶菜,争取挽回一些损失。”慎爱珍说。
据衢江区农业局农作物站站长周爱珍介绍,当前,早稻已进入抽穗开花期,玉米、花生、大豆、番薯等作物正处于生长旺盛期。近期的强降雨会使农作物生长受阻,很容易诱发各种病虫害。“6月24日暴雨刚到,局里就组成由局党委委员带队、多名党员参加的抗灾队,深入地势低洼地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帮扶指导,在农技干部指导下,经过农民自救,挽回了大部分损失。”周爱珍说,“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受灾农户加强粮食作物的管理,预防后期倒伏,提高结实率,尽量减少涝灾造成的损失。”
莲都:干群协力开展生产自救
“6月25日,由于上游来水太快,村里百余亩桑树、水果、蔬菜、水稻被淹,当天晚上大水渐渐退去,今天村民开始生产自救。”说这话的是丽水市莲都区丽新畲族乡马村村党支部书记王连英。6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该村时,王连英正和村干部一起,帮助80多岁的村民王秀廷清理田间淤泥,填堵沟渠缺口。
前往指导生产自救的莲都区农业局蔬菜食用菌站站长张柏华望着大水退去后的蔬菜地,原先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他走进田头,查看瓜菜受灾情况,并向村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救灾建议。张柏华说:“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抓紧时间清沟排水,做到雨停水干,并及时清理田间垃圾和死掉的植株。天晴后,要对所有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对被大水冲毁的地块,要及时改种其他农作物,以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碧湖镇河东村村民叶建平今年种了100多亩莲藕。记者在他的藕塘看到,由于遭受大风、暴雨袭击,大片莲叶被折断。根据叶建平的经验,今年将面临较大的减产。这几天,他正忙着抢挖莲藕。“现在一天挖的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按每公斤10元的市场价卖出去,还能弥补一些损失。”叶建平盼着大雨早点停,这样他就能进行补种、增施肥料、预防病虫害,为下一季莲藕丰收做好准备。
据张柏华介绍,此次莲都区受灾较重的是丽新、老竹、雅西等乡镇。据统计,截至6月26日,该区已出动农业救灾服务人员85人次,发放田间管理技术资料265份,发布信息534条,受灾乡镇的救灾减灾工作正在全面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