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6月20-21日,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赴三门县、温岭市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调研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等工作。
林健东一行先后走访了三门县健跳镇盖门塘村、海润街道林家洋村、海游街道前郭村,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他对这些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覆盆子、盆景等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民富、村强、家美丽”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他说,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关系到村级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更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推进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的工作力度,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农民的创造精神,因村制宜,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优势和山水林田湖资源,把更多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在三门县农优馆里,林健东与“农创客”徐海亚探讨家庭农场经营的模式和机制;在温岭市滨海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大棚里,林健东向合作社负责人陈济林了解葡萄的品种、品牌和追溯体系建设等情况,并对陈济林的儿子子承父业,父子携手种葡萄表示赞赏。
林健东指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优良品种培育和推广,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提升,都需要培养一批热爱农业,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各级农业部门要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技术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广大农技人员特别是权威专家的作用,为农民说话,为产业代言,对一些误导、影响产业发展的声音,要敢于发声、正本清源。
在温岭市绿牧畜禽有限公司,林健东充分肯定了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推进美丽牧场建设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做法。他鼓励牧场负责人,要按照把牧场建成一个大花园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产业,不仅要通过提高养殖技术水平降低污染、提高效益,把产业做美、做强,也要进一步加大牧场的美化、绿化、洁化建设力度,把养殖场的环境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