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德清县供销合作联社的牵线搭桥下,该县的10多位养殖大户来到了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总部会议室,与公司老总王根连畅谈合作事宜。“这是一个双赢和多赢的合作,可以让德清的特色优势名牌农产品再上一个台阶,让农户借梯登高赚钱更稳。”该县供销合作联社主任厉谷炎说。“清溪鳖业”是德清县的鳖类养殖龙头企业,也是清溪模式的创立者。“清溪鳖业”现有养殖面积3600亩,一直都是自养自销。尽管清溪种养模式在江西、新疆等地也有推广,但在德清县内合作并加以推广的养殖户很少。随着清溪全国专卖店、加盟店对清溪名牌鳖需求量的扩大,货源跟不上的短腿急需弥补。为此,“清溪鳖业”在县内布局推广清溪模式。
王根连说,这些年来,也陆续与县内的种养殖大户合作,但成效并不明显。2008年,与几个种粮大户合作过推广清溪香米,由公司提供自主品种和标准,交给种粮大户种植管理,再由“清溪鳖业”回收。当年,“清溪鳖业”回收价远超粮食收购价,让粮农有利可图,清溪大米在市场上也走俏。然而,随后几年,各合作粮农开始自创品牌,反过来与清溪大米竞争市场。在养殖清溪甲鱼的合作上,也碰到了诸如农户不按公司标准生产、规模不够等问题,一直没有铺开合作。只有与徐家庄水产专业合作社的合作是较为成功的。
徐家庄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根富说,温室龟鳖整治后,通过政府牵线搭桥认识了王根连,从“清溪鳖业”进了苗种,按公司的标准饲养后再以70元一公斤的价格卖给“清溪鳖业”,除去每公斤40多元成本,还有每公斤20元左右的利润,比温室甲鱼要高,因为温室甲鱼的价格曾一度跌到了24元一公斤。他希望政府能从扶助德清地方优势品种的角度,对全国唯一的清溪乌鳖品种甲鱼的养殖户进行政策扶持,使清溪乌鳖能成为德清一张养殖金名片,在全国范围内叫响。
王根连进一步解释,从清溪购进鳖蛋或种苗,只要管理得当,公司就会以合同价回收,而且付款及时。有了保护价,再加上清溪甲鱼的渔业互助保险,养殖户可以说有了双保险,即使遇到台风、洪涝、大规模病害,成本还是可以保住的。
会议现场,养殖户感受到了王根连合作的诚意。徐根富的儿子徐建飞告诉笔者,他们合作社有40户社员养殖户,都想与“清溪鳖业”合作,按公司标准生产。
朱宇飞 吴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