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个揉面盆,是我爷爷传下来的,至少有200年历史了。”近日,在江山市双塔街道新塘坞村汪建仙的面坊,正和丈夫赶制大陈面的汪建仙指着一个打了补丁的陶制面盆说,她娘家在大陈,爷爷辈就开始制作大陈面。
近年来,江山大陈面因独特的文化底蕴,以及筋滑爽口的口感享誉四方。“每次揉25公斤,至少揉半个小时,这样做出来的面才有筋道。”汪建芬说,因为纯手工制作,每天最多只能加工150多公斤面粉。
“从来没有出门卖过面,都是客户自己上门来提货。因为经常断货,客户来前都会预约好要货时间。”汪建仙说,她制作的大陈面,除供应江山的酒店外,慕名而来的占四分之一还多。而让汪建仙颇为自豪的是,有个在美国定居的江山大陈人,每次回来都要带数十公斤面条回去。
“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大陈面,故乡的面。是妈妈的慈爱,是游子的乡愁。正是江山大陈面对手工制作的坚守,才让故乡的味道得以远走他乡。
王崇军 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