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食品药品安全

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日前,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的是棉花”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一男子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之后不停用手揉搓,形成了一团白色絮状物。他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试图用打火机点燃“棉花”。
  事实上,在某著名视频网站上,类似视频有多个版本。这些视频中的所谓“检测方法”也都是将肉松泡水后形成白色絮状物,然后用撕扯或试图点燃来证明这是“棉花”,进而声称:这么多年,人们吃的都是“棉花饼”。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物《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刊文称: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
  此外,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一种焦糊味。棉花也可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在金华永康,造谣视频拍摄者林某做实验的肉松面包经相关部门鉴定,蛋白质含量为9.86克/100克,是货真价实的肉松。目前,警方对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林某依法行政拘留7天。
  另据媒体报道,青岛市市南区警方目前已将青岛版造谣视频拍摄者抓获。经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检验,网传糕点店肉松蛋糕未检测出棉花基因。警方认定造谣视频拍摄者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依法对其行政拘留5日。 安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