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本报讯 5月22日,全省农业“走出去”工作座谈会在杭召开。会议指出,实施农业“走出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浙江农业优势发挥、转化的现实选择,各地要进一步增强农业“走出去”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农业在资本、资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促进双方生产技术、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共同进步,实现共赢互利。省农业厅总农艺师蔡元杰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各地加强组织协调、政策扶持、服务完善,使农业“走出去”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农业对外投资日益增长,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农业科技对外合作活跃。
会议明确,大力推进农业“走出去”,要突出重点,练好“内功”,加快特色农产品开发,强化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严格管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生产成本控制。要加强政策落实,搭建平台,利用好现代物流体系,拓宽内涵,构筑农业“走出去”的大格局,全方位推动农产品、农资产品、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人员等“走出去”。
会议强调,要强化指导服务,保障农业“走出去”健康发展。一是引导“走出去”的企业树立风险意识、法制意识、合作意识;二是做好信息传递指导,及时收集、发布有关信息,帮助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困难;三是做好人才培训,助推企业打造外向型人才;四是做好相关法律事务服务,协助企业妥善处理有关法律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