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昉 丁南森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核心任务之一是把农业结构调好、调优、调顺。笔者认为,重点要从五个方面来着力推进这项改革。
一要把握农业新形势,调动干部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一方面,农业部门和乡镇干部要正确把握形势,认真分析审视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这一现实;另一方面,农民群众要增强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形成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同推进改革进程的良好局面。
二要瞄准市场新变化,对接优势产业调结构。以缙云为例,近几年,缙云“小烧饼”成为“大民生”,影响力日益扩大。政府部门应乘势而为,迎合以绿水青山为背景生产的土特产成为都市紧俏货这一市场趋势,指导农民优化区域结构、经营结构、产品结构,将本地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打造助农增收新产业,开辟新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抓提升。舒洪镇是缙云县最大的土面生产加工区,6个村有600多户农户加工土面,从业人员1500多人,年加工面粉6500多吨,产值5200多万元,人均收入1.7万多元。一些农民采用本土小麦作原料,加上特殊的加工工艺,使生产的土面口感软香,供不应求。政府部门应主动对接类似的本地特色产业,像抓缙云烧饼那样通过抓培训、抓比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打响产业品牌。
四要搭建新载体,提供新服务。再以缙云为例,为推动“土索面”全产业链发展,今年,该县在舒洪镇、新建镇建立乡土小麦品种“908”连片示范基地3个,面积近530亩,涉及农户297户。县里在保持去年出台的小麦种植优惠政策(凡连片小麦种植基地100亩(含)以上、200亩(含)以上、300亩(含)以上的,分别给予每亩150元、200元、300元的种植补贴)的同时,切实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鼓励农户相互串换麦种,并通过其他渠道调剂“908”等麦种1000多公斤,从而有效保障麦种供应;二是鼓励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小麦种植基地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政府部门善于搭建新载体、提供新服务的一个典型事例。
五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比如,缙云菜干是缙云烧饼的原料之一,缙云菜干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缙云烧饼产业的持续发展。这里,应重抓“两个生态”:一是“制作生态”,即继续采用缙云菜干独特的制作方法即回卤法,严格晒干复蒸3次、共12道的生产工序。二是“原料生态”,即采用生态桑园套种芥菜等生产模式,促进菜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缙云县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