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农机化

武义:“机器换人”节省劳力成本百万元

  近日,笔者在武义泉溪镇茆角村武义凯奇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基地看到,两台高速水稻插秧机正在进行插秧操作,操作员只需来回开动插秧机,不一会儿,偌大一片田头就全插好了秧苗,且整齐有序。
  “以前人工插秧一亩田需要一天,现在机器插秧20分钟就搞定了,200多亩早稻一个星期就可完成,‘机器换人’不仅解决了用工难,而且提高了效率。”武义凯奇家庭农场负责人李晓强笑逐颜开地说。
  据介绍,近几年,武义凯奇家庭农场投入100多万元购买各类农机,并流转土地近500亩,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成为附近村民眼中的种粮“达人”。“以早稻种植为例,采用机械化育秧、机插,每亩可节省成本100多元;机烘比人工自然晒干每吨节省人工成本100元;机械化种粮每亩增加50多公斤,增收150多元;仅三项合计每亩能增收350多元。”李晓强算起了增收账。
  据悉,近年来,武义县通过政策激励,引导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机器换人”。目前,除个别少数民族乡镇保留传统农耕作为文化展示以外,全县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全覆盖,包括高效催芽机、大型旋耕机、高速插秧机在内的704台(套)大型农业机械服务平原乡镇,3200台小型旋耕机、开沟机等小微农业机械服务山区农民。据该县农业部门初步测算,今年春备耕,全县通过农业机械化运用,可节约劳动力成本百万元以上。 舒清海 顾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