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农机化

慈溪:“科技装备”助农户提效增收

  “马上就要耕作了,家里的那台拖拉机太旧,打算买台新的。”这些天,慈溪市掌起镇水稻种植户孙华银正忙着挑选农机。而来自山东菏泽,在该镇种粮的王志兴则考虑要不要入手一台植保无人机,这样施药就能省时省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户们纷纷抓住农时搞生产,选购性价比高的“科技装备”,为今年的丰收打好基础。
植保无人机田头施药忙
  在慈溪掌起镇一大片小麦地,一架植保无人机在喷洒药剂,离地约一米高,一眨眼就飞了一圈。“别看个子小,效率特别高。用这个机子喷洒农药,一亩地一分钟不到就好了。”王志兴今年刚用植保无人机为自己的80亩小麦施了农药,每亩8元,作业成本也不高。他说,关键是防治效果好,作业人员还避免了接触农药的危险。“这几天实在是太忙了,农户的心都很急。”宁波天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小胡,中午匆匆吃了点就又出发了。天空智能科技专业提供植保服务,进入4月以来,业务量急剧上升,所有职工满负荷工作,从早上5点一直忙到下午5点。“传统的施药方式是背负式和皮管式两种,与两者相比,植保无人机更加便捷高效。”小胡告诉记者,携带10公斤药水的植保无人机可以喷10亩地,只要花8—10分钟,效率是人工的60倍以上。“方便、高效,挺好。”种植户邱杰波心眼很活,不仅咨询了价格、政策,还随机问了问周边的农户,发现植保无人机有不错的市场。
科技惠农,甜到农户心头
“这机器这么好用?”“能省这么多?”在慈溪南二环的一家农机商店,一台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引起了农户们的兴趣。这是一台节能环保型设备,不用煤油而改用颗粒燃料,可降低三分之二的燃料成本,烘干一斤稻谷成本大概0.02元。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也加快了“机器换人”的步伐,很多农户家中添置了农机设备。慈溪横河镇大山村的种植大户戚焕荣种植了400多亩水稻,家里购置了3辆拖拉机、2台收割机、4台烘干机。邱杰波也购买了8台插秧机、6台烘干机、2台拖拉机和3台收割机。孙华银先后购买过五六台拖拉机。
  慈溪红盈农业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农机销售的公司,出售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动力机械等10多个大类的农用设备。公司邹经理说,购买农机已非常普遍。这阵子来购买和预订的农民明显增加,很多老客户电话询价。去年,公司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多万元。“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大家更愿意购买农机。虽然一次性投入有些高,但毕竟政府有补贴,费用基本能承受,而且效率提高明显。”王志兴说。“除了自己用,也有偿供其他农户使用,赚点钱。”戚焕荣说,农机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减少了人手,还能增加额外的收入。笔者了解到,很多购买农机的农户除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还对外提供服务。孙华银大部分的收入靠给别人耕地,拖拉机耕作范围从彭桥村一直跨到余姚。“有上千户,都是电话联系,忙的时候凌晨2点出门晚上10点才回到家,加柴油一天就要用1000多元。” 陆燕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