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艺术家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处,“捕捉”到了一个叫巴比松的小村庄,从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巴比松画派”。相隔两个世纪后,中国艺术家在浙西南同样发现了一处世外桃源,那里桨声帆影,烟雨尘印,名唤古堰画乡。
这一方被遗忘的美景,距离丽水市莲都区仅20几公里,拥有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河段,几经沉浮,几度繁华,吸引了富有远见的画家把这里的烟树溪流搬上艺展画廊,也让本地人与外地客将此作为心灵故园,开辟出一片崭新的乡创根据地。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培育下,古堰画乡已然从一个自发形成的油画创作点,转身成为自然风光与艺术底蕴交相辉映、生态美与人文美相得益彰的风情小镇。
看颜值
鲜明特色跃然画纸之上
上世纪80年代,生活在瓯江之畔的丽水油画家们感觉到这里的风景与法国巴比松画家笔下的风景是如此地相似,于是借鉴了法国巴比松“画我家乡,走向自然”的创作精神,纷纷来到古堰画乡“面对自然,对景写生”,由此形成了“丽水巴比松画派”,古堰画乡也由此声名远播。2005年,丽水市政府将古堰保护区和附近古村落共15平方公里的范围统一规划,建设美术写生基地、创作基地和商品油画生产基地,着力打造艺术之乡。经过10年精心培育,目前,“巴比松画派”画家群体已达300余人,画廊企业49家,油画产值已达3500万元,并初步形成了集油画制作、销售、邮寄托运等于一体的产业体系,油画作品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说,温婉、古典是小镇与生俱来的颜值,那么绿色、环保则为之增添了倾倒众生的迷人魅力。去年6月下旬,一群来自不同国度、拥有不同肤色的留学生走进了古堰画乡这片洞天福地,主动拿起工具,积极参与到“烟头不落地特色小镇”的公益行动中。文艺老街上,千年古樟下,20多位古堰画乡国际青春代言人化身环保使者,用实际行动为小镇点赞。
2015年5月起,莲都区作出承诺,要打造一座“捡不到烟头的城市”。这场“无烟头革命”号召全区市民积极开展捡烟头及文明劝导活动,用清新、洁净的城市环境,赋予这朵浙西南大地上的“莲花”不染纤尘的美感。作为莲都旅游的展示窗口、八百里瓯江上极具风情的一段,古堰画乡一直是“捡烟头”活动的积极响应者和践行者。小镇围绕“厕所能不能成为文明窗口,无烟头能不能成为形象品牌,乡愁能不能成为绿色经济”三大命题,创新提出打造“三无”景区的目标(即无地沟油、无黑导游、无烟头)。针对游客推行“万元红包换烟头”“百万门票换烟头”“垃圾换礼”等创意活动,引导广大游客参与文明旅游,让打造“烟头不落地的特色小镇”活动在无形中成为一种常态。
惠民生
全域旅游上线焕新生
古堰画乡小镇不仅是一个主打旅游的景区,更是一个培育产业的大平台,诸如油画产业、民宿产业、旅游地产等均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小镇更是基于全域旅游提出了“旅游+油画产业”“旅游+民宿产业”“旅游+养生农业”“旅游+创客产业”的产业融合思路。
油画产业是莲都区古堰画乡的基础产业,景区现有画廊企业49家,画家、画工300余人,油画年产值达3500万元。前不久举办的“古堰新韵”小镇音乐节等文创项目,更是为莲都区的旅游产业增添了多元化的要素。通过音乐与生活美妙融合,文化与旅游深度“联姻”的集聚效应,古堰画乡或将新增一张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的新名片。
随着环境整治而来的是工商资本:浙江隐居集团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在这里打造了一个精致典雅的主题酒店——隐居画乡,开业后成为集团效益最好的单体店之一。目前,小镇紧抓精品民宿推进、民宿特色村建设、样板房建设和民宿品质提升,推进了利山村、畲坑村、堰头村、大港头村等特色民宿村的建设,民宿产业发展使利山村、畲坑村等曾经的低收入村迅速致富。截至目前,小镇总床位数已达2190张。
古堰画乡还是远近闻名的茶叶生态乡。如今当地政府已摸索出一条“茶旅融合”的转型之路,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养生农业,这也正好与整个丽水自去年8月起大力推进“农旅结合”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小镇正依托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突破传统单一的茶叶生产模式,形成集茶叶生产、科技示范、观光采摘、文化展示、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发展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景区的美丽蜕变也吸引着众多的创客来此安居创业。穿行于大港头镇与堰头村街头,茶馆、咖啡屋、书吧、地方小吃、民间手工艺等各类业态在两旁竞相落户,目前有188家、近200名创客在此创业和生活。同时,古堰画乡亦是中国最大的写生创作基地之一,全国近300家高等院校在此建立了艺术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接待写生创作学生超过15万人次。
针对“全民参与、惠及全民”全域旅游的落地,当地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统筹景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放手发动群众,每周一开展“全民保洁日”,每月19日开展“六乱”整治大会战,让一个个“盆景”串联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景观”。伴随着丽水市贯通高铁,小镇旅游市场发展更加火爆,2016年1至12月,古堰画乡共计接待游客159.685万人次,同比增长31.83%。
作为当地旅游产业的支点,古堰画乡战略的实践与落实已初显成效。据统计,去年小镇油画、瓷器、农产品等旅游产品网络销售额达2450万元,其中“倪老腌”辣椒酱的销售额就达1200万元,成为淘宝网辣椒酱知名品牌。2016年小镇核心区块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是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88倍。
目前,小镇已明确以生态旅游业为主导,按照“三基地一中心”(美术写生基地、油画创作基地、行画生产基地和生态休闲度假中心)的发展定位,将搭乘“5A景区创建”和“特色小镇建设”两股强劲的东风,以“三美融合,主客共享”为主线,打造全国知名的乡愁艺术小镇,力争在2017年底完成5A级景区创建,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特色小镇,并成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先行示范区。 傅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