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苍南番茄产业红红火火

  •   □本报记者 王美华
      苍南县番茄种植大户朱直勇在灵溪镇水洋村种有200亩品种为“巴菲特”的番茄,最近结束了第一批100多亩的采收。他告诉记者,前期采收的的番茄卖得不错,每公斤在4—6元之间,亩产值可达2万—3万元。据苍南县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苍南番茄生产开局良好。目前,四分之一的番茄生产面积已结束采收,采收量约占全年总产的80%,到五六月份全面结束采收。市场销售价格好于往年,早期采收的最高亩收入达3.5万元。预计全县平均每亩产值1.85万元,与去年相比,亩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来,苍南县设施番茄产业发展迅猛。2017年全县番茄种植面积3.95万亩,预计总产22万吨,总产值7.5亿元。苍南设施番茄已经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设施番茄的重点产区。苍南县番茄种植范围覆盖灵溪镇、龙港镇、马站镇等10多个乡镇,205个行政村,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其中,灵溪镇和龙港镇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马站镇、沿浦镇、藻溪镇种植面积均在3000—6000亩。全县有番茄种植户2965户,户均种植13亩。种植面积在5亩以上的农户有2397户,占总户数的80.8%,种植面36504亩,占全县面积的95%。
      记者在苍南县农业局了解到,苍南的番茄种植大户专业性强,业务素质高。番茄种植基地均为设施栽培。前作多为置闲,少量种玉米。近年来,苍南县大力推广番茄配套栽培技术,积极引进和推广番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新设备,番茄标准化栽培、水肥一体化、嫁接育苗等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番茄提质增效显著。
      随着品牌效应持续增强、番茄品质不断提升,苍南番茄的知名度和市场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现苍南番茄已经成为衔接南方与北方的全国番茄重点产区。尤其是随着网上销售路子的不断拓宽,苍南番茄销售范围已覆盖华东、华南、华北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全县现有番茄代办收购点300多家,本地购销大户20多家。番茄采收旺季,每天有1500—2500吨的苍南番茄销往全国各大市场。
      记者从省种植业管理局了解到,2016年我省番茄种植面积27.58万亩,产量98.43万吨,产值23.7亿元,分别占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的2.89%、5.07%、6.81%。其中,全省番茄设施栽培面积20万亩,占番茄总面积的70%以上,占设施蔬菜面积的12.96%。2016年,苍南番茄面积3.84万亩,比2006年的0.73万亩增加了3.11万亩,增长426%,占全省番茄总面积的14%。苍南番茄以高产出高效益,成了当地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品种。但是,近年来随着番茄种植成本上升,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同时,极端天气频发,对番茄生产带来威胁,还有就是连作障碍问题日趋显现。随着消费者对绿色多样、优质安全、营养健康的要求提高,对番茄品种的需求趋向多元化,造成市场竞争激烈、销售压力加大。
      对此,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番茄育种专家杨悦俭建议,首先是增加樱桃番茄比例。例如,广西田阳和海南陵水各有几万亩樱桃番茄的生产规模,主要为冬季栽培。山东寿光樱桃番茄面积也很大。他们的目标市场几乎遍及全国。针对上海、江苏及长江以北地区均喜食粉果番茄,可建立粉果番茄基地,以适应目标市场所需番茄,同时符合苍南番茄产业的发展。发展樱桃番茄和粉果番茄可以减少本地番茄产业内部竞争。其次是建立番茄产品分级制度和标准化包装体系。根据番茄果形大小,剔除伤果、烂果、畸形果。通过包装明显提升番茄的耐贮运性和货架期。为规避市场风险,建议改变目前基本一致的栽培模式,以错开收获期。如建议增加种植密度,以收3—4穗果为目标,在3月下旬拉秧,马上种上甜瓜或黄瓜,收入应该超过单纯种番茄。连作障碍严重的番茄种植区,可发展基质栽培。基质栽培有更好的可控性,且产量潜力大,并节省大量的劳力。
    嫁番茄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