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那抹朝阳照在“别院”白墙黛瓦上时,后勤大姐忙着为客人准备早餐;孩童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踩着石板路上学去;村妇们开始洗洗刷刷……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永嘉县岩头镇古村苍坡,每天演绎着无数都市人向往的慢生活。苍坡村以其独特的耕读文化,展现出历史古村的魅力,攒聚“特色竞争力”。
完整呈现南宋村庄风貌
苍坡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北面,背依苍山,面朝楠溪江,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为唐朝后裔李姓聚居地。现存的苍坡村是1178年南宋时修建,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村现有2826人。
苍坡村村落布局体现“文房四宝”的人文内涵,以村为纸、以池为砚、以街为笔、以石为墨,营造了楠溪江“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耕读文化人文地景。
从苍坡溪门而入,古村便逐渐展现在人们眼前。虽经历千余年沧桑风雨,苍坡村旧颜未改。村内现留有宋代建筑的寨门苍坡溪门,以及寨墙、道路、住宅、望兄亭、李氏宗祠等古民居及两棵800余年的古柏,其社会结构形态传承了自南宋迁居建村以来的宗族特征,是宗族社会形态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苍坡村如今的面貌,得益于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从水月堂到望兄亭的一路上,现在是一片规划整齐的绿化带。“这里整治前,是一些现代建筑,后来全部拆除,村民移居到新村。”岩头镇副镇长金成有介绍说,苍坡村抓住美丽乡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凭借古建筑优势,整体推进古建筑和村庄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
民宿经济迅速崛起
乡野自然的生活,是都市人向往已久的。去年以来,永嘉县以唤起乡愁为特色的民宿经济迅速崛起,来一场回归田园的慢生活,成为许多人出游的目的。永嘉县借机大力扶持发展民宿,对农户改造老房发展民宿的,给予一定补贴。按照规定,如能达到国际青年旅舍标准以上的民宿,经审核后可一次性领取每个房间5000元到1万元补助,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
永嘉岩头镇建起融合农耕与现代,富有浪漫艺术气息,外貌古朴、内在舒适的特色民宿,如楠园、云逸、书香门第以及苍坡村的“别院”等。“别院”是苍坡村最早的民宿之一,平日里基本由店长周少华和一个本村大姐打理。在携程网等平台上,这家民宿的评分为4.6-4.8分,而住客多从网上预订而来。“今年春节期间特别忙,房间爆满。客人多,我就早一点开始准备早餐。”后勤大姐家就在民宿后面,村里变美了,游客多了,她就辞了原先在外面工厂的工作,成为民宿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早餐和房间的卫生打扫。
近几年来,按照“政府主导、村民自愿”原则,永嘉县政府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深入推进苍坡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别院”的带动下,一些村民也充分利用自家老宅院开发特色民宿,进一步提高了农民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耕读文化深入人心
苍坡的老人们,或聚于苍坡溪门下,或聚于村口池塘边,每一位脸上,都写满岁月的故事。而古村最能讲故事的人,却是90后小伙子李滋勇。
对苍坡村的历史和传说故事,李滋勇信手拈来,讲得绘声绘色。远处的笔架山、近处的东西两方池作“砚”,池两旁搁置端头打斜的条石为“墨”,村四周展开的3000亩田畴为“纸”……“文房四宝”、耕读文化,李滋勇讲起来神采飞扬。
从小在村子里长大,李滋勇痴迷于研究永嘉历史和耕读文化。平日里,他在苍坡溪门下摆一个小摊卖旅游纪念品,也经常当起游客的讲解员。在苍坡村,李滋勇只是众多关心古村发展、研究古村文化、传承古村历史的年轻人中的一位。
中国农村改革馆、昆曲博物馆、蕙风轩美术馆、林曦明画馆……苍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深挖文化内涵,建成8个文化展馆,大力弘扬永嘉古村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宗祠文化、昆曲文化等传统文化,打造山水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共存、生产与生活互动的美丽乡村。“接下来楠溪江文化创意园将在苍坡打造以文化艺术为特色的生活体验区。”金成有说,“我们已经建成连接苍坡村、丽水街、芙蓉村等古村的交通绿道,打造美丽古村建设的精品线路。”
陈丽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