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关于农业生产降成本问题的思考

  □刘杨银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种资源要素价格不断攀升,农业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严重挤占了农户生产经营利润,逐渐吞噬了各项惠农政策红利,成为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反映最强烈、诉求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如何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系统思考和有效解答。
  在当前城镇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土地租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等农业生产绝对成本上涨趋势很难扭转。唯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相对成本,提高农业经营效益。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并特别提到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这为农业生产降成本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一)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业生产平均成本。根据规模经济理论,扩大经营规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从而提高利润水平。这同样适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通过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创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土地,开展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采用现代生产要素和现代生产方式,推广使用新品种、新技术、农业机械和社会化服务,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由此降低农业生产平均成本。当然,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时也要把握好“度”,片面追求规模化会造成资金成本、人工成本、环保成本、治污成本高企,带来规模不经济现象。(二)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降低农业生产综合成本。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供给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应积极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依靠科技进步驱动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农业生产综合成本。推广应用节水、节地、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对农药、化肥等物质要素投入的依赖,提高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先进适用农业设施装备研发推广应用,持续降低农业用工成本。创新推广稻经轮作、种养结合、水旱轮作等“千斤粮万元钱”新型农作制度模式,提高单位土地亩均效益。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优良品种,辅以适用的栽培技术,降低新种子、新农药等研发应用成本。加强农民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高科技素养和先进适用技术应用能力,降低农户学习培训成本。
  (三)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降低农业生产运营成本。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业链各环节彼此分离、交易成本极高,特别是农业生产环节投入多、成本高、耗时长、风险大,在产业发展链中处于不平等、不等价交换地位。必须加快整合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产加销各环节签订长期合同,降低生产环节的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与适度规模经营相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领域,以服务社会化扩大农业适度经营规模,以生产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集约度,降低农业生产田间管理成本。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广泛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降低信息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强生产区域布局,实现产销对接,降低农产品营销成本。(四)持续推进生态循环农业,降低农业污染治理成本。过去,农业生产过度依赖物质要素投入,导致耕地、水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甚至被污染,却忽略了今后污染治理的隐形成本。因此,必须坚持绿色可持续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多途径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生态消纳,切实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加大商品有机肥、沼液、绿肥、秸秆等有机肥料应用,实现化肥减量增效。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服务模式,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农药,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污染治理,实施土壤环境修复,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着力打造整洁田园。通过在源头上、生产上降低化学要素投入,促进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改善耕地质量,实现绿色增产增效,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五)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扶持,降低农户基础性投入成本。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短板。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和防灾设施建设,深化现代农业园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建设等,为农户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和公共设施,帮助其降低灌溉、防灾等生产成本。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善农业公共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技术到位率。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落实好农业生产环节的用地用电、税收优惠等政策,使农业具备与二三产业相对应的竞争能力。完善农业金融与保险体系建设,优化农业保险的政策设计,帮助农户更好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引导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降低农业生产融资成本。
  作者单位:省农业厅办公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