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集聚资源 促农增收

海盐全力打造生猪全产业链

  编者按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2016年,农业部确定我省为中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之一。一年多来,我省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走向融合。本报从即日起推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系列报道,介绍海盐、诸暨、柯城、黄岩等地的具体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本报记者 金国栋
  “我们目前的产业链,已涵盖种猪繁育、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连锁销售、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布局。”记者日前来到位于海盐县的浙江青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副总裁徐娟英如是说。
  记者在“青莲食品”透明化的生产车间看到,经过屠宰、分割、检验、包装等70多道工序后,生猪变成了新鲜肉品,并从这里被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徐娟英说,作为中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主体之一,“青莲食品”一直在深耕细作。“我们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让合作社、基地、农户分享全产业链带来的收益,让老百姓从全产业链发展中得到实惠。”
  据海盐县元通街道青莲寺村村委会主任王陆军介绍,两年前,海盐县生猪养殖提质减量后,村里将村集体牧场租赁给“青莲食品”下属的海旺牧场,由他们实施生态化规模化养殖,截至2016年底,村集体通过牧场租赁获得的收益达250多万元,200多农户从中受益。
  曾经的散养户、青莲寺村村民金水根对此深有体会。“青莲海旺牧场在村里建成后,我把部分承包地流转给牧场使用,每亩每年可获1000元租金收入。自己不种地不养猪后,在海旺牧场上班,又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金水根说。
  “青莲食品”养殖事业部负责人金爱明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集聚资源,引导原先的散养户到企业生态牧场从事生猪养殖。通过加价收购优质生猪等形式,不但让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从养殖业中获利,还分享到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利润。
  “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中,公司积极引进各类人才,专门聘请专家团队实行精细化管理。”徐娟英告诉记者,“公司聘请了台湾品牌营销与管理团队在终端市场进行品牌推广与商业连锁拓展,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品牌运营的线上、线下互动,扩大市场影响力。”
  从杭浦高速海盐出口下高速,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气派的洋房,不知情者以为这里是一个度假区,其实此处是一个与猪有关的“乐园”——“青莲食品”的美味猪肉O2O体验馆。徐娟英说,体验馆是公司在建的世界名猪博览园的一部分。世界名猪博览园总投资近1.8亿元,第一期工程——美味猪肉O2O体验馆将于今年7月开馆。建设世界名猪博览园,是“青莲食品”实现从农业到加工业再到旅游文化产业的又一跨越。
  一二三产业融合,为“青莲食品”带来了强劲的持续增长力。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产值达31.21亿元。
  “青莲食品”只是海盐全力打造生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的一个缩影。据海盐县农经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海盐县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全力打造生猪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通过实行项目经理制、团队管理等措施,使生猪全产业链中的加工、流通、文化旅游等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最大化。据初步统计,2016年,该县通过生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00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