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省农业厅联合省政协农工委赴温州调研农业品牌建设

群策群力,只为品牌更亮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为进一步落实省委书记夏宝龙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的指示,3月2日至3日,省农业厅再次联合省政协农工委,专程赴泰顺、苍南调研农业品牌建设。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省政协农工委主任楼国华等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位于泰顺县雅阳镇的浙江一鸣奶牛生态牧场,位于苍南县观美镇的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灵溪镇的苍南尚农无公害农产品直销中心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了解他们在推进品牌建设中采取的举措,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困难等。“一鸣”是一家集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烘焙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成立20多年来,坚持品牌引领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已在浙江、江苏、福建三省开设一鸣真鲜奶吧1200余家,“一鸣”品牌已在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苍南尚农无公害农产品直销中心由该县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出资建立,除合作社社员的产品外,该县符合相关标准的农产品,都可以挂上“苍农一号”品牌标识,入驻直销中心,该中心为优质农产品从“菜园子”到“菜篮子”搭建了新型流通平台。
  调研组对一鸣公司以一产转型为基点,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丰富品牌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苍南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做法和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林健东指出,无论是主体品牌,还是区域公用品牌,都是打造浙江知名农产品品牌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生产经营主体一定要有品质和安全的意识,品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根据《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地方性法规要求,全省即将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各地要积极探索合格证与追溯体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让这张小小的卡片既是一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也是一张生产加工过程追溯凭证。其次是各级农业部门要找准定位,加强服务和指导。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加强前期的生产服务,为广大农业主体提升生产水平、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另一方面,要履行好监管职责,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等制度,为农业主体打造、打响品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更好地保驾护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