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农机化

陈兴焕:从乡村走来的农机“发明家”

  2月18日,中央电视台10套《我爱发明》栏目播出了讲述余姚市圣颖食品机械厂厂长陈兴焕认真执着、不屈不挠、潜心钻研发明多功能切菜机,给酱菜深加工带来革新的节目《又见飞刀》,即刻在他的家乡余姚市小曹娥镇引起了不小反响。
  陈兴焕是余姚市小曹娥镇滨海村的一名普通农民。1987年,19岁的他应征入伍到宁波东海舰队服役。退伍后,懂得一些汽车维修技术的陈兴焕就在村庄附近开了一家维修店,专门为村民们维修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就在这段时间里,陈兴焕经常能看到当地的酱腌菜生产企业在大量用手工把榨菜、雪菜等菜品切丁、切段、切丝、切片,还让农民工加班加点赶产量。他深感这种做法费时费力,不仅劳力消耗大,而且效率又低,于是,渐渐萌发了要研制自动切菜机的念头。“因为我们这里是榨菜、雪菜的产区,切菜机的需求量应该比较大,所以我就着手研究这种切菜机。”陈兴焕说。
  1994年,陈兴焕在经营农机维修店的同时,又创办了食品机械厂,他决定要和妻子一起,共同研发和生产自动切菜机。然而,说说容易,做做难,一个门外汉想要研发切菜机,谈何容易。刚开始时,陈兴焕把其他厂家生产的切菜机都买回来,一个一个地将零件拆开,认真分析研究、改进,造出了更加先进的切菜机。陈兴焕说:“在做的当中发现哪里不足,逐步改进。后来我又到台湾、日本去考察,看看人家设备哪里有优点,就把它学过来。”
  工夫不负有心人。这样经过20多年的不断学习和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如今陈兴焕已经研发出了数十个大类、数百个品种规格的切菜机。特别是去年新推出的一款多功能切菜机,采用了弯刀旋切技术,能快速高效完成酱菜初加工,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目前,该切菜机已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陈兴焕说:“一般一台机器至少可以抵二三十个人,省工又省力。”
  如今,陈兴焕研制的切菜机等产品已远销30多个省、市,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他所创办的企业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酱(泡)菜机械生产企业,并获得了5项国家专利。“这次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播了以后,我想客户应该还会增加。”陈兴焕说,“不过在机械上面,还有好多可以改进、更新的地方。以后我们要紧跟客户的需求,不断加以改进,使这个机器更加完善。” 王文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