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我国将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

  国家文物局2月21日正式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要求,到2020年,将加强文物科技创新,提高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作为示范工程,将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搭载平台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装备,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将加快文物保护装备建设,开展文物保护装备应用示范工程,该工程将重点研发水下考古机器人搭载平台、文物数字化装备和智能感知终端、智慧博物馆装备、文物素材再造设备和系统等前沿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物保护装备。《规划》指出,将围绕土遗址、彩塑壁画、石质文物、陶质彩绘文物、出水文物、竹木漆器、纺织品、纸质文物和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测调控、馆藏文物防震、遗产地风险预控等方面,实施20项以上文物保护科技示范项目,建成30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5个以上文物行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据《科技日报》 游雪晴/文2017年2月2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