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我省无花果产业化发展居全国前列

  近日,浙江省无花果产业协会会员大会在淳安县召开。会上,相关会员单位就如何进一步加快我省无花果产业化发展,推进深加工、药用研究等进行了交流,同时就无花果产业创新和推广、生产标准制定、栽培技术培训等开展探讨。
  无花果是一种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树种,果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誉为“21世纪人类健康守护神”。据省农科院园艺所提供的资料显示,无花果果实甜蜜,主开胃,止泻痢,治五痔、咽喉痛、疔、便秘等症;无花果的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并且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目前,全国无花果栽培面积约16万亩,主要分布在山东、四川、浙江、湖南等18个省(区、市),是国内栽培面积较小的果树树种之一。浙江无花果种植面积有1万亩左右,在全国居第三位,其中金华种植面积最大。近两年随着休闲产业的快速发展,嘉兴、衢州等地的无花果产业也发展较快。
  据介绍,浙江栽培面积最广的无花果品种是“麦氏衣陶芬”,别名“大紫”;适合开展采摘游的品种则包括“金傲芬”“绿抗1号”“日本紫果”等。
  浙江省无花果产业协会成立于2016年,是全国首个省级无花果产业协会,主要为我省从事无花果科研和生产的科技人员和果农搭建一个科技交流、技术推广的平台。 邵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