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契机,探索创新“农安嘉善”智慧监管新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并成为全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双试点”(农业和渔业)单位。
咬定一个目标,把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嘉善县把“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最基本的底线,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政府公共安全管理范畴和“平安嘉善”考核体系,全面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不断优化监管体系和安全承诺制度,构建上下同欲、齐心共抓的工作格局。
健全两大机制,使推动合力紧紧凝聚。一是工作联动机制。按照“两段式”管理的要求,加强县农业部门内部监管体系建设,明确提出“一岗双责”,管产业也要管安全;依托“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县6个镇、3个街道均组建了监管机构,并创新了部门会商制度、动态交流制度和多部门联动专项整治机制,真正做到了监管“高效协作、权责明晰”。二是政策激励机制。修订出台农业转型升级政策意见,全面优化整合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每年财政投入1000多万元,对农产品安全示范点、“三品一标”、智慧监管等环节给予重点扶持,真正体现了监管“产管并举、保障有力”。
丰富三大载体,将监管手段环环相扣。一是培育示范基地,从点上构建监管梯度网格。大力加强“五色产业带”生产标准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形成“县有万亩创建示范区、镇有千亩创建示范片、村有百亩创建示范方”的分层监管新格局。二是推行智慧监管,从线上探索监管高效模式。创新开发出“农安嘉善”智慧监管APP模式,“模块化”设置“管理体系、投入品管理、生产记录、生产环境、产品自检、产品标示、巡查照片”七大必查内容。建立“三入三化”机制,即人员入地、设备入场、信息入网和监管履职阵地化、监管过程透明化、监管数据实时化,为全县236名监管员配备移动终端,全面提升实时监管能力。三是实行网格化管理,从面上打造高效监管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监管队伍,配备镇级监管员27名、村(社区)安全协管员118名,这些监管人员连同移动终端如同“摄像头”一样,起到了“抓拍、警示、整改”的作用。
完善四大制度,促创建成果层层稳固。一是落实智慧监管制度,确保责任到点到人。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工作制度》,明确县、镇、村三级监管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求村级协管员每周对辖区内所有主体完成一次巡查。建立村级协管员工作报酬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构建投入品管控制度,确保源头全面可控。针对重点时段、区域和产品,及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风险清单”,消除安全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安全风险的底线,农业违法行为、不合格农产品处置率达100%。三是完善动态监测制度,确保监管全面有效。形成由例行监测、监督抽检组成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监测体系,2016年抽检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四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确保导向清晰明确。县委、县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对各镇(街道)考核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推动了“政府主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社会公众监督”责任体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