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初,是兰溪“五十里杨梅长廊”杨梅花盛开的时节。然而,兰溪杨梅种植大户陶奉源在设施大棚里栽培的百亩杨梅树,今年1月底2月初已陆续开出杨梅花。
2月20日下午,在市农林局农技专家的指导下,陶奉源与工作人员一起为大棚杨梅授粉。陶奉源栽培杨梅已多年。去年6月,他栽培的杨梅参加全省“农业之最”擂台赛,分别以糖度15.3%、13.2%的成绩夺得东魁杨梅和荸荠种杨梅冠军。他说夺冠的关键在大棚种植。
今年是陶奉源栽培大棚杨梅的第二年。与露地栽培相比,大棚栽培的有效积温高,1月底就有一些枝头冒出了杨梅花。技术员倪晓军说:“杨梅是风媒花,不是虫媒花,大棚栽培需要人工授粉,否则就结不了果。”在授粉现场,倪晓军将三枝雄花枝垂挂在杨梅枝头,再用喷雾式喷粉机喷射,“别看就三枝雄花枝,这里面有成千上万的花粉,能为几十棵杨梅树授粉。”
市农林局数据显示,兰溪大棚杨梅从一年前的100多亩增加到了目前的300多亩。在陶奉源的杨梅大棚里,市农林局高级农艺师、首席水果专家陈新炉说:“大棚杨梅在温湿度管理、避雨等方面更有优势,它的花期比露地栽培的杨梅要早。授粉几天后,这些杨梅就开始挂果了。”
杨梅栽培设施和技术的不断提升,让兰溪杨梅创下“全省最甜”记录,也调动了兰溪果农发展大棚栽培的积极性。为此,市农林局积极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市土肥站根据杨梅的需肥特性和杨梅产区土壤的养分状况,研发并生产了有机-无机杨梅专用配方肥。对应用该专用肥的果农,市农林局还给予一定额度的补贴。 冯亦柔 周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