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发布,在各类解读中,有看好农业大势的,有深挖农资商机的,还有解读农民福利的……然而,对种植大户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今年种什么,这是关系今年能否增收的大事。从事农业政策研究和农技推广的资深专家从“一号文件”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中央政策中针对种植大户的各种政策导向,循着这个方向撸起袖子加油干,今年增收致富肯定有谱!
小麦、水稻放心种
“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
一号文件中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划定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天然橡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当下四大主粮中玉米正在调减,马铃薯作为新的主粮还未发展成熟,因此水稻和小麦大可放心种,国家会保障这两种粮食的价格。尽管将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但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导地位不会动摇,种企卖粮食作物种子自然还是最保险的。目前,2017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已公布,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6年水平不变;水稻的收购价虽未公布,但预计变化也不会太大,应该不会下跌。
玉米价格难有起色
“继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坚定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防止出现卖粮难。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库存;饲料作物要扩大种植面积,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牧草,大力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
今年国家将继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并继续实施玉米收储、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玉米无疑还会和去年一样根据市场定价,而当前国内外的玉米价格均不高。玉米也并非没有出路,一号文件中提出“扩饲”,支持“青贮玉米”作为饲料作物中的优质牧草,扩大种植面积。提到这个不少农民朋友担心青贮玉米的收购问题,国家也同时鼓励支持饲料企业,开足马力加工转化玉米,为玉米收购提供多元化的渠道。但还是建议青贮玉米在规模化养殖基地附近种植,这样在收购、交通运输等方面都更便利。
大豆价格或看涨
经济作物品类繁多,品种多样,市场波动也是瞬息万变。因此对经济作物种子,一定要选择优质优势品种,才能保证安全,实现最大效益。一号文件中说:经济作物要优化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巩固主产区棉花、油料、糖料生产,促进园艺作物增值增效。增加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等。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
我国大豆的进口量占粮食进口量80%之多,近两年来,国家对大豆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今年将继续支持大豆的种植。一号文件中强调“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同时提到“调整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因此价格只会调高,以达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但在哪个环节、用什么方式让农民增收有待国家出台更明确的政策。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