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来到武义城郊“家家乐”农家乐,正遇上这里在起糕干:大伙有的在搓米粉,有的在炭火旁烘焙,一位师傅不停地在方形的木筐里均匀撒芝麻、添米粉、挤压括平,然后用铁尺划成一个个小方块,一切就绪再放进蒸笼蒸,顿时香气四溢……
笔者是武义人,记得六七岁时,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起糕干。那时家里起糕干的场景很是温馨:爸爸妈妈忙着搓粉、蒸煮,糕干蒸熟后揭开蒸布时扑鼻的香气弥漫着整个房间,一家人围坐在生着木炭的火炉前,吃着亲手烘焙的糕干,感觉再幸福不过了。
不知何时起,武义糕干淡出了人们的生话,直到这几年才难得看到。糕干是武义县特有的一种传统美食,正月里“起糕干”民间有“起高竿”的寓意,为来年立一个节节高的好兆头。武义糕干是该县农民上山下田时最爱吃的点心,松脆可口,只要放进陶瓷坛中,坛口垫几张纸巾压实坛盖就可以保存。同时糕干携带方便,即使寒冬腊月在野外劳作时食用,也不需加温加热,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糕干作为我县的传统美食小吃,也是一种乡愁。许多上了年纪的人视糕干为对家乡的思念,这几年许多市民问我有没有糕干卖。”“家家乐”老板李建平介绍,起糕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需的工具不去说,就糕干用料籼糯米的配比、白糖的添加、干湿度的把握、搓粉、蒸煮、烘焙等各道工序都很有讲究,只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准确把握火候,起出的糕干才会色、香、味俱全,所以现在能干这活的人不多了。
“武义糕干虽没有精美的包装,但象征着对故土的眷恋,所以现做现卖生意还是很好,武义糕干在武义人的心中就是一种美食文化。”李建平说。
张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