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消保委发布2016年度全省投诉情况分析。分析显示,2016年度涉及虚假宣传的投诉 1705件,增幅最大;日用杂品类投诉出现井喷,投诉量较上年大幅上升了249%。
2016年度,全省各级消保委共接到消费者投诉19990件,受理19985件,比上年同期的16164件上升23.67%,其中解决18910件。涉案金额5567.8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466.7万元。其中因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672件,加倍赔偿金额99.1万元。
涉嫌虚假宣传投诉增幅最大
2016年度涉及虚假宣传的投诉1705件,与上年同期的274件相比,增幅达522.2%。虚假宣传投诉之所以增幅最大,一方面是因为新《广告法》实施时间不长,一些经营者不够重视,涉嫌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对新《广告法》理解的深入,消费者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别是众多职业打假人参与,使投诉数量急剧增加。
涉嫌虚假宣传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保健食品、家电、服装等商品和美容、婚介等服务方面。例如保健品夸大产品功效,一些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夸大宣传,特别是在保健食品外包装、说明书上宣称“本品对治疗某某疾病有一定疗效”;在“QS”标注的普通食品上违法宣传“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抗疲劳”的功效,误导消费者。
同时,由于电商平台核查不严,甚至不核查,导致虚假内容直接在电商网页中反映、传播。
定制家具成维权新热点
定制家具与成品家具相比更加实用、灵活,已成为家具消费的新需求。但根据数据看来,2016年度家具类投诉共 211件,比上年同期的110件增长91.8%,定制家具成为投诉新的增长点。
消费者反映的问题有:计价结算不清晰。为了吸引顾客,商家在定制家具报价时常常只报一个基础费用,价格看上去颇为实惠,然而消费者如要增加配件或改变格局均要加项加价,这样总价核算与原来的报价相差巨大;材质约定暗藏玄机。我国实木家具分为全实木家具、实木家具和实木贴面家具,由于这三类家具被统称为实木家具,很多消费者无法区分,将实木家具误认为是所有木质部件均采用实木制作的家具,实际上只有全实木家具才是这样,而实木家具、实木贴面家具只是基材采用实木制作。一些商家恰恰利用了消费者这个误区,在口头宣传、推销中做文章,将实木家具、实木贴面家具统统介绍为全实木,但在书面约定中则标称“实木家具”。这让实木家具、实木贴面家具价位上去了,让经营获得了更高的利润;而当消费者一旦维权时,定购单上标称的“实木家具”虽与宣传、推销时相悖,却与实际货品相符,消费者被忽悠有苦难言,难以举证,经营者则找到了规避责任的最好挡箭牌。
食品类投诉稳中有升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也是政府职能部门重点监管的领域。数据显示,2016年度全省食品类投诉数量和所占比重均呈上升趋势,投诉总量1623件,与上年相比上升了40%,食品类投诉占受理投诉总量比重由上年的8.44%上升到9.56%。
2016年因食品质量引发的投诉950件,占食品类投诉总量的58.53%。消费者反映的食品质量问题主要有:食品变质、发霉;食品里含异物或出现沉淀等;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人工色素、防腐剂超标。
此外,食品类投诉处理存在取证难、责任认定难、纠纷化解难的状况。以保健食品销售过程中夸大宣传、虚假广告的投诉为例,由于商家大多采取口头宣传等形式,消费者很难提供商家夸大宣传的固定证据。消费者购买食品后发现食品变质或有异物等问题,可能与储存条件、拆开包装等因素有关,因此责任认定难。同时一些保健品采用会销形式,销售后一走了之,有问题时找不到经营者。分析显示,保健食品消费投诉集中在老年人群体。
日用杂品类投诉出现井喷
据统计,2016年度全省消保委系统受理日用杂品类问题投诉482件,较上年同期的193件大幅上升了249%。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产品与宣传出入较大,说明书不明白,假冒伪劣产品较多,产品换包装变相涨价等。其中,日用杂品类投诉当中质量问题投诉258件,占到了该类投诉总量的53.5%。
此外,据数据显示,2016年度预付式消费投诉大幅增加,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和健身服务等领域,全省美容、美发问题投诉589件,健身服务投诉190件,两类投诉总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6%;网购投诉争议突出,2016年度网购纠纷为3215件,比前一年增加60.26%;汽车投诉居高不下,2016年度汽车投诉共1122件,位居商品小类投诉第一位,与上年的 770件相比,增幅为45.71%,增幅明显。
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