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这两天,应“立春”节气的景,全省天气晴多雨少,气温回暖,早晨最低温度浙北地区2℃-4℃;浙南地区6℃-8℃;最高气温浙中北地区10℃-14℃;浙江南地区15℃-17℃,透露出一派春意融融的气息。
然而春天还在赶来的路上。省气象台预报,从2月8日(周三)起,受暖湿气流和北方冷空气的影响,我省将迎来较大范围降温、雨雪和大风天气,全省阴转阴有雨,浙中北山区可能有雨夹雪或雪,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超10℃。冷空气影响后,2月10日-11日,浙北地区最低气温可能降至零度以下,早晨最低气温山区-4℃--6℃,其它地区-1℃--3℃;白天最高气温大部分地区8℃-9℃。
看来春天的脚步又得缓一缓了。“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还未到真正的春天。气象专家说,气象上的入春要五天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以杭州近6年的入春时间来看,一般要到3月中下旬,春天才会正式到来。
常言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春”过后,气温波动大,冬季的寒气尚未消退,不要着急减少衣衫,防寒保暖还不能松懈,要注意及时增添衣物,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健康迎接春天的到来!
农谚有云:“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气象专家提醒,“立春”过后,菜农应警惕强冷空气的侵袭,仍需做好防寒防冻措施;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早春季节,对蔬菜造成烂根、死苗、落花落果以及先期抽薹等危害;农民朋友要预防强寒流天气,及时做好大棚蔬菜管理,预防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