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水清景美鱼欢跃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浙江地处江南水乡,境内江河纵横交错。管好一方水,看似简单,实为不易。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全省水环境,我省从2013年开始实施“五水共治”战略,并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三年多来,河长制在浙江从无到有、从有到兴,如今已在全国推广。治水,清了江河,美了村庄,富了百姓。
清了河道
  湖州市太湖旅游度假区仁皇山街道金家兜村有7个自然村,多条河流环绕其间,河道脏乱差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2013年,村主任沈顺康担任了金家河、百念亩河、放田圩港等5条河道的河长,负责的河道总长超过2500米。从那时开始,治理河道成了沈顺康劳心劳力最多的一件事。
  沈顺康的办公桌上叠放着一本本河长日志,日志里记录着他巡查河道、“问诊”脏乱差的点点滴滴。巡河,是河长的日常工作之一。每天早上上班时,沈顺康总要先到百念亩河边看一看,查一查哪里有垃圾、哪里有杂草。“只要一发现杂物,我都是当场处理,尽快恢复河道清洁。”沈顺康说,他每周还要沿着3公里长的河道巡查两次,徒步一次需90多分钟。
  沈顺康说,2013年以前,百念亩河河道两边满是水草,岸边垃圾成山。河长当久了,沈顺康对水质的观察也有了很多心得:“如果发黑,说明塑料企业的污水排进来了;如果有大量油污,那是机械企业清洗配件后排出了污水。不同污染,治理的方法不一样。”
  为了得到村民的支持,沈顺康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耐心细致地给村民算“五水共治”的大账……功夫不负有心人,沈顺康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村里的“五水共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如今,村里的5条河道经过彻底整治,已旧貌换新颜。
  尽管河道整治已告一段落,沈顺康仍没有松懈,他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巡查力度,通过常态化管理,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水清岸绿。
【全景】全省目前共有省级河长6名、市级河长199名、县级河长2688名、乡镇级河长16417名、村级河长42120名。2016年,省治水办表彰了当年度首批优秀基层河长21名。实施“五水共治”以来,全省6万多名河长认真履行“管、治、保”职责,为治水付出了心血和汗水,成为浙江治水的中坚力量。
美了村庄
  从开化县华埠镇沿着317省道向西5公里左右,就可在该镇溪东村村口看到写有“九里桑园、秀水溪东”8个大字的牌子。走进溪东村,见到的是桑园、果园、花园。溪东村党支部书记兼龙山溪(玉墅至荆生河段)河长许义凤说,从以前垃圾遍地、走到河边要带口罩变成现在的桑园主题村,溪东村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老黄,你来看看公园的水车怎么不转了”“老苏,步行道边上的杂草今天记得割一下”……许义凤边向记者介绍村庄的美景,边打电话安排村里的事务。
  溪东村因溪得名,龙山溪穿村而过,全村200多农户住在溪的两岸。以前,村里农户习惯将生活垃圾扔在溪滩边,再加上养猪场的排泄物、生活污水排入溪里,龙山溪垃圾成堆,臭气熏天。结合“五水共治”,村里大力实施垃圾分类。为此,许义凤专门邀请县里工作人员对全村200多个家庭妇女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培训,并为每个农户配备了三个小垃圾桶,分装不同的垃圾,每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村里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流入终端池生化处理。
  许义凤说,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了,但龙山溪上游有两家生猪养殖场的养殖污水直排河道,村民意见很大。为改变这一状况,她多次上门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位养殖场的负责人终于关停了养殖场,龙山溪逐渐清澈起来。
  2015年,许义凤参加了全县“治水造景富民强村”现场会,这次会议对她触动很大。会后,她决心把村里建设得更漂亮。为此,村里先后投入348万元,新建了80米长的景观坝、700米长的游步道、8000平方米的陌桑公园、100平方米的文化墙、40米长的休闲长廊以及凉亭、木桥、广场灯等。
  治水造景后的溪东村山清水秀,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桑园音乐节。为期三天的2016年桑园音乐节吸引游客5万多人。随着溪东村名气的增大,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节假日,村里12家农家乐基本爆满。
【全景】结合“五水共治”,我省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目前,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超过90%,4500个省级农村垃圾分类与减量试点村每年减少垃圾40多万吨。去年,我省完成了4173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省累计完成23137个。
富了百姓
  走进临安市潜川镇伍村村,只见总投资近8000万元的西沙湾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据潜川镇党委委员、伍村村里伍河河长张科良介绍,目前项目一期已全部完成,农业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种植了车厘子、黄桃等水果,二期将投资近2.5亿元,发展精品民宿。
  原先在杭州城里创业的“老曹家”农家乐老板曹中明告诉记者:“我家家门口就是里伍河,原先河水浑浊、臭气熏天,近年来,村民们在河长和村两委会的带领下治水清河,水清了,景美了,我也从杭州搬回老家,利用家里房子办起了农家乐。”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张科良介绍的情况印证了曹中明的话。2015年上半年,里伍河水质检测超标11次,是全镇水质超标次数最多的河道。2015年9月张科良担任河长后,和村干部一起加大里伍河各条支流巡查力度,连小沟小溪也没落下。对污染物排放比较严重的场所,联合有关部门进行重点排查。同时,认真做好巡河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取证,及时督促整改。自担任河长以来,他已对发现的29个问题,100%进行了处置。从2016年8月开始,里伍河水质检测全部达标。
  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张科良组织伍村村引进荷塘月色、伍村花海、西沙湾休闲观光农业等项目,全力打造旅游特色村。
  “以前水质不好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水清鱼跃,荷花满塘,一些旅游公司纷纷前来商议投资事宜。”张科良说,目前村里有17家农家乐,去年带动农户增收70余万元。
  【全景】我省实施“五水共治”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超850亿元,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6年底,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比例为77.4%,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为2.7%,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全省完成河道综合整治2835.9公里,排查出各类入河排污(水)口33万多个,列入限期整治的有9万多个。水体“黑、臭、脏”等现象基本消除,许多垃圾河、黑臭河变成了景观河。全省治水获得各方好评,综合满意度达到75.78%,比上年提升了6.57个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